我愛煮又愛飛,有一陣子真的在認真思考到底要不要去空廚工作 🤣 沒想到一切是我想太多,進去機會有夠難,連職缺都沒開,更遑論是進去航空公司餐飲服務部工作!
這一集聽 Andy 學長提到,他之前任職的公司都是由空服退役下來的哥哥姐姐們擔任,整個好羨慕有此機會啊!
好久以前還是小菜鳥的時候,曾經跟著復興空服經理一起去復興空廚試餐,那時剛好是在 330 將進來、要換新制服進行形象大改造的時期,我代表資淺空服員參與與澳洲顧問團的一系列會議,翻譯了一些菜單及餐點文件,還有 wine tasting 😆 這種機會在大公司真的難有,所以覺得很幸運、也是難忘的回憶。(可以看到我小嫩嫩時的照片)
Andy 這一集就帶大家認識更多關於航空公司的餐飲服務 🍽️ ,各大收聽平台傳送門:
- MixerBox: https://bit.ly/2VxXLuC
- SoundOn: https://bit.ly/2X7QNgj
- Apple Podcast: https://apple.co/3llRb3s
- Spotify: https://spoti.fi/3z4jR5M
- KKBOX: https://bit.ly/3llRvzc
- 文章連結: https://bit.ly/3jYhmgV
#空服員 #餐飲服務 #飛機餐 #空廚 #podcast
#想知道更多空服應考資訊請點:
bit.ly/flymydream
同時也有3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1萬的網紅好機車,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抽獎SONA嘻哈英文課程⭐️⭐️⭐️ https://pse.is/3dqakw 熊仔的影片失焦收音又失敗,真是需要做一支影片來道歉,同時也介紹大家在嘻哈裡,一定要知道的這個男人,還有介紹為什麼熊仔是個EMCEE,上一支影片就是最好的證明,在收音跟失焦的狀況下,卻還能HOLD住整個全場...
「andy翻譯」的推薦目錄:
- 關於andy翻譯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andy翻譯 在 子迂的蠹酸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andy翻譯 在 雷司紀的小道投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andy翻譯 在 好機車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andy翻譯 在 淺堤 Shallow Levée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andy翻譯 在 梁定華 ANDY LEUNG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andy翻譯 在 Fresh Eyes新鮮的眼神 -Andy Grammer[中英文翻譯字幕] 的評價
- 關於andy翻譯 在 超宅的翻譯小站- 還有17天就到2021年,不知道各位有沒有做到 ... 的評價
- 關於andy翻譯 在 習近平訪緬甸官方臉書人名翻譯出錯Facebook致歉 - BBC 的評價
- 關於andy翻譯 在 台youtuber用1萬3請BLACKPINK化妝師,化完變高低眉 的評價
- 關於andy翻譯 在 VideoHunter YouTube Downloader - 專業YouTube 影片下載 ... 的評價
andy翻譯 在 子迂的蠹酸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談及費德勒,你想起甚麼?
費德勒是歷經數個世代的傳奇神話。兒時的我很幸運,機緣下父母打起了網球,我也有幸能練習約莫七、八年的網球。記得那時父親沉迷於網球,時不時就會觀看網球轉播。我第一個記住的網球選手名字,應是瑞典球王艾伯格(Stefan Edberg),那時父母相當喜愛他的網前技巧,也因此我記住了這個名將。伴隨那時代的名將,還有貝克(Boris Becker)、藍道(Ivan Lendl)等人。然後網球運動在國內的能見度大開,山普拉斯(Pete Sampras)、阿格西(Andre Agassi)、葛拉芙(Steffi Graf)、辛吉絲(Martina Hingis)等選手的名氣越盛,那時的我也有了些網球經驗,看轉播也不再只是陪看,開始會為了眼前的好球歡呼。然後是下個世代的費德勒,自2001年在溫網勝過草地之王山普拉斯之後的20年間,這名字從未離開過媒體。
#贈書活動 #請耐心讀至文末
《羅傑‧費德勒:無可取代的網球之王》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00322
台灣人對於費德勒的印象,多半來自於他統治網壇之後的形象。飄逸短髮,閃身正拍,優雅的單手反拍,數不勝數的美技影片,還有轉播時的勞力士廣告。網球運動在台灣畢竟稱不上熱門,很多網球選手的背景故事,都需要透過主播在轉播時順帶提及,尤其是主播許乃仁總能對場邊選手的家人、教練以至於名人們,娓娓道來場邊人物與選手之間的故事。然後從這些隻字片語、外國媒體的報導,以及熱心人士翻譯或轉貼些選手的故事,逐步理解這些選手成長的家庭背景和故事。因此當聽聞 堡壘文化計畫出版《羅傑‧費德勒:無可取代的網球之王》,我興奮的表示要為此書作推廣。
費德勒和納達爾因為總是在決賽碰頭,因此媒體和球迷們為此取了個費納對決的專有名詞作為稱呼,但其實稍有了解的人就知道,這兩位球員所處的世代不同。事實上費德勒轉戰職業時,以他的世代所面對的勁敵,應該是羅迪克(Andy Roddick)、沙芬(Marat Safin)、休威特(Lleyton Hewitt)、納班迪安(David Nalbandian)、費雷羅(Juan Carlos Ferrero)。這些勁敵們個個球季超群,每個橫空出世時,都被媒體稱為下一個球王,不過可惜的是他們與費德勒處於同一時代。他們之中幸運的能取得大滿貫冠軍,至於運氣不佳的則此生皆無滿貫頭銜。與費德勒同世代的這些名將,約莫於面對2006的巔峰期費德勒後就逐漸失去競爭力,多半選擇於於2010年左右退役。
然後費德勒面對的,才是納達爾這個世代,包含了納達爾(Rafa Nadal)、喬科維奇(Novak Djokovic)、莫瑞(Andy Murray)以及瓦林卡(Stanislas Wawrinka)。費德勒平均大這些選手約莫五歲,多數這世代處於體能巔峰時,費德勒的體能早已下滑,並且因應精準度的下降,球拍拍面也不得不增大。這時的球風早已有所轉變,因應體力的降低,減少回擊而盡可能以技術拚取致勝球,成為了不得不的妥協。
費德勒下一個面對的世代,是這個時代的球星。雖然網球媒體總愛說費納喬都是老人,下一個世代要接棒,但每每滿貫決賽的勝利者,卻又都是這些老面孔。但這時代的蒂姆(Dominic Thiem)、梅德韋傑夫(Daniil Medvedev)、茲維列夫(Alexander Zverev),雖然都有不錯的實力,但相比於前一世代天才輩出的殘酷,這世代的選手尚未有足夠的衝冠實力也是事實。
在這三個世代中,最令人惋惜的便是與費德勒同世代的那群名將。他們各自的球風各異,人格特質明顯,並且還相當富有舞台魅力。每每可惜的總是看到他們奮力殺入決賽,然後被費德勒輕鬆寫意的擊敗。其中羅迪克的遭遇更是令人哀傷,最有競爭力的時期正好與鼎盛費德勒相撞,奮力拚搏十年下來只得一座滿貫。
本書饒有趣味的將敘事的重點,放在了費德勒的成長過程以及場下經歷。我們得以從費德勒的少年時期開始理解,他是如何被父母啟蒙網球,又是如何在首任教練彼得卡特的訓練下成長,後續又是怎樣在瑞士網球協會中逐漸茁壯,直到拿下溫布頓青少年冠軍,以至於轉戰職業後如何逐步控制情緒,成為我們所認識的費德勒。這中間包含了與經常在場邊觀球的妻子米爾卡是如何相識,也包含了與羅迪克、納班迪安等同代名將的青少年時期相遇。此外也談及了費德勒在球場外,與時尚圈的互動,與贊助商合作的種種,又是如何開始種種慈善活動等等。補足了許多球迷對費德勒的陌生空白之處。對費德勒球迷、納達爾球迷、網球愛好者以至於熱愛體育運動的人來說,本書帶來的樂趣是難以言表的。
前幾個月聽聞今年年底,將上映一部以網球女將威廉絲姐妹成長為主軸的電影《王者理查》,而九月又正巧有費德勒的書籍出版,實在是網球迷做夢都會笑的年末。
關於費德勒的種種事蹟,齋主有太多太多能說,但最後希望能以我此生最為難忘的比賽作結。我記得那是2008年的溫布頓,由於是費納對決,因此我早早就準備好了熬夜看完這場比賽。當時費德勒處於尖峰期,聲勢如日中天,不只在草地上稱霸,在網球領域上更是王者。那時的納達爾雖是唯一可抗衡的人物,但他的主場卻是在紅土球場,在草地上面對費德勒仍是勝算不高。這場比賽拉鋸緊湊,或許是老天也希望成就這場比賽的傳奇性,這場比賽中間因雨暫停兩次,且兩次雨停後兩人的氣勢都有所轉變。我依稀記得趁著中間下雨,趕往樓下便利商店買個消夜,繼續在凌晨觀賞這場比賽。比賽雖然費德勒輸了,歷時將近五個小時的纏鬥,確是我此生最難忘的網球比賽。這場比賽後來也被剪輯成紀錄片《天才之擊》(Strokes of Genius),在本書中也被以另一個角度,紀錄了那個歷史瞬間。
很榮幸此次有機會能替堡壘文化的新書《羅傑‧費德勒:無可取代的網球之王》作推薦,作為費德勒粉絲的一個網球迷,能看到有費德勒的相關書籍出版,心中著實令人欣喜。
此次堡壘文化同樣為酸齋的齋友們,準備了兩本贈書。
只要你完成以下條件,就可參加抽獎活動
只要你在9/5(日) 20:00 以前,完成以下兩個條件,即可參加抽獎。
1. 按讚並公開分享本貼文
2. 於留言處TAG兩名朋友
活動結束後,齋主會於第一時間抽出幸運的兩名得主。
最後,再次感謝 堡壘文化 對酸齋齋友們的照顧。
andy翻譯 在 雷司紀的小道投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華爾街日報> 開箱實測一個月心得】
「如何迅速成為一名投資邊緣人?」
https://rayskyinvest.org.in/雷司紀X華爾街日報聯名VVIP專案
對我來說,看國外新聞是很稀鬆平常的事情,因為這是做美股投資非常重要的基本功。
不是說台灣的新聞不好,但畢竟是經過翻譯的第二手、第三手資訊了,偶爾會遇到翻譯的品質不好、或者記者斷章取義的狀況,對投資人來說資訊判讀錯誤的風險其實很大,一失足成千古恨。
所以我往常的習慣是,當聽到一個新資訊/消息後,再 google 國外的新聞作原文吸收,然後相互比較過濾,留下正確的資訊。
前些日子, 風傳媒 找上門來,詢問我願不願意體驗一下完整訂閱版的<華爾街日報>?
事實上,過去的我幾乎不會花錢在這類付費專欄/媒體上,畢竟我對自己查證資料、過濾雜訊、媒體識讀的能力有信心,不太需要花錢請別人幫忙整理,不過現在免費的都送上門來了,到嘴的肉不吃白不吃,當然說好!
科普一下:<華爾街日報>(WSJ) 創立於 1889 年,是美國著重在金融、商業領域的龍頭報導,目前由道瓊集團(就是推出道瓊工業指數的那個)所擁有。在媒體界以精實嚴肅的報導風格聞名,業界給予的評論是:「其調查型報導,往往保持著高度品質和挖掘精神」,目前由道瓊集團(就是推出道瓊工業指數的那個)所持有,在美國是重量級的金融經濟報紙。
-
直接說結論:「華爾街日報的品質真的挺高的!」
其英文文章相當嚴謹,行文流暢,讀起來暢快絕頂。在這段時間的體驗中,我的英文能力真的有提升,並且也認識到過去沒留意過的專有名詞。單就英文學習的角度來說,算是很不錯的教材資源,同時又可以增長金融、國際時事等知識。
我還滿喜歡「Opinion (名家解讀)」專欄的,由數十位的華爾街日報編輯/特約作家會定期撰寫特定領域的專業新聞。這些人平常就深耕於此,關注於世界各地大小事,然後以流暢的文筆撰寫出客觀資訊及主觀思維。對我來說,看文章除了吸收資訊,若能從中學習思維會更好,而這些名家解讀的文章確實相當不錯,以下點出幾位名家,理解一下在上面撰寫專欄作家等級是怎麼樣:
✍️ Gerard Baker:華爾街日報總編輯
✍️ Andy Kessler:《一個投資分析師的告白-華爾街牛肉場》的作者
✍️ Peggy Noonan:《被遺忘的人: 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新史》作者
✍️ Mary Anastasia O'Grady:專門撰寫拉丁美洲的新聞資訊
除此之外,還有「World(國際專區)」,專門整理各大洲/國家的資訊。
舉例來說,上面有 China (中國),可以在第一時間掌握到和中國的投資資訊。更重要的是,會從美國人的觀點/思維角度來看!像最近中概股鬧得沸沸揚揚,我一方面從中國媒體看看大陸的觀點,同時也從華爾街日報上看看美國的觀點,其實會發現有趣的異同之處。
還有最近八月中鬧得沸沸揚揚的阿富汗事件,華爾街日報上有 Middle East (中東) 的專欄做一系列的完整報導,我是直接在上面吸收,算是最完整也最第一手的資料。台灣媒體雖然有報導這件事,但幾乎 99% 都是翻譯來的,更糟的是還東翻一篇、西翻一篇,資訊零零散散。在阿富汗這件事上,先看完華爾街日報後,再來看台灣媒體的整理,資訊吸收的體驗上真的差滿多的。(廢話,人家可是要付費訂閱的 XD)
如果你對自己的英文沒信心,上面也有提供中文翻譯跟日文翻譯的版本可以切換。但我還是建議看英文版的會最好,資訊最完整也最清楚,並搭配 Google 翻譯來協助閱讀。
-
以投資的角度來說,完整版的<華爾街日報>有許多市面上找不到的文章及私密資訊,挺對我的胃口。
當你能取得別人拿不到的資料時,就更容易站到「少數人」那一邊。
平常多數台灣人都在看差不多的資料,都在討論差不多的事情,很難會有什麼競爭力。
因此我更寧可成為少數 1% 的邊緣人,去看多數人都沒在看的文章,吸收更第一手完整的資訊,這樣才能凝聚出與眾不同的 insights (洞見)。
在投資這件事上,我挺喜歡成為邊緣人、站在少數那邊。
-
我常把腦袋想像成一片夜空,
每一個資訊都是一顆星星。
我每天所做的事情,就是吸收新的資訊,
把新的星星掛在這片夜空中,讓它越來越璀璨。
有的時候,在掛上新的星星時,
會突然發現和其他星星似乎串聯了起來,形成一幅星圖。
星星本身沒有意義,但星圖卻有,
指引出我做下一筆投資的方向。
-
因此在這次體驗完後,
我答應和<華爾街日報>聯名,推出雷司紀專屬的 VVIP 專案:
👉 https://rayskyinvest.org.in/雷司紀X華爾街日報聯名VVIP專案
訂閱一年只要 3988 元 (原價 13996 元),等於打了 2.8 折!
同時,我還談到 CoffeeMart 咖啡市集 的贊助,訂閱即送高級精品濾掛式 10 包入 (口味隨機,市價500元),同時加碼提供我和團隊精心整理的全球產業 ETF 大全 (PDF 檔)。
換言之,當你訂閱雷司紀的 VVIP 專案,可以獲得以下東西:
🍀 【華爾街日報】 直接打到見骨的 2.8 折!(讓你瞬間在投資上成為邊緣人、站在少數那一邊)
🍀 【咖啡市集】 精品濾掛式咖啡十包入,市值 500 元,口味隨機 (讓你一邊享受高檔咖啡一邊醒腦,做好投資!)
🍀 【雷司紀小道投資】 全球產業 ETF 大全,PDF 檔 (原本只在我和團隊之間流通的私密文件)
-
這樣算算,加上贈品的價值,一天平均花不到 10 元。
今天一杯 120 元的星巴克,可以滋潤你一下午的活力;
今天一份 120 元十二天的華爾街日報,則可以充實你一輩子金融財商的眼界。
現在疫情當道,去咖啡廳裝文青也是危險。
不如就在家一邊看<華爾街日報>、一邊學英文、一邊做好投資,一邊享用世界頂級風味的精品咖啡吧!
-
⚠️ 注意事項 ⚠️
1️⃣ 請確認訂購頁面推薦碼為 RSIWSJ,以避免權益受損,拿不到後續贈品。
2️⃣ 訂閱時,請務必填寫正確的姓名與Email;若您留的資料不正確,將導致無法收到後續聯繫贈品寄送的通知。
3️⃣ 咖啡市集的精品咖啡濾掛套組需要地址資訊,因此當您訂閱會員成功後,會由風傳媒後續確認贈品的收件地址,以 Email 通知。若十五天內沒收到相關通知信,可以直接聯繫本粉絲專頁提供後續協助!
https://rayskyinvest.org.in/雷司紀X華爾街日報聯名VVIP專案
andy翻譯 在 好機車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抽獎SONA嘻哈英文課程⭐️⭐️⭐️
https://pse.is/3dqakw
熊仔的影片失焦收音又失敗,真是需要做一支影片來道歉,同時也介紹大家在嘻哈裡,一定要知道的這個男人,還有介紹為什麼熊仔是個EMCEE,上一支影片就是最好的證明,在收音跟失焦的狀況下,卻還能HOLD住整個全場,吸引觀眾的注意
⭐️krs-one原影片連結:https://youtu.be/gx5bRr6Pd_U
⭐️ 幫忙修機車的ANDY IG (歡迎找他婚攝!):andy891203
若侵犯版權或需要我們下架,煩請來信告知~ :D
加入會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Zzu2JGOMNNz-UYZ7TERDNg/join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talksona/
聯絡信箱: goodbikemob@gmail.com

andy翻譯 在 淺堤 Shallow Levée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青春咱的夢〉為淺堤在 2020 年為公視台語台節目《青春!咱的夢》創作的主題曲。主唱依玲的溫柔聲線穿透輕快的搖滾樂音,訴說在台灣這座島嶼上,來自各個角落的青年們在逐夢的路上,或遇曲折,或遇迷惘,仍不忘年少時的想望,一天一天地走,寫下自己的故事。
–
〈青春咱的夢 Taiwan, 365 Days! 〉
公視《青春!咱的夢》節目主題曲
等待風颱過去的彼天
我打開窗仔 離開車站
聽思念的歌 大海的聲
有一個聲音說 不用怕
這個島嶼365天
海湧一聲一聲打 囡仔一天一天大
時間的錯覺 問自己是誰
一個城市會當有幾個想望
時間一天一天流 我卻一天一天老
帶我回來啦 青春咱的夢
日曆掀開照起工
若是感覺一個人孤單
大家出走攏工款
若是感覺
這個島嶼365天
海湧一聲一聲打 囡仔一天一天大
時間的錯覺 問自己是誰
一個城市會當有幾個想望
時間一天一天流 我卻一天一天老
帶我回來啦 青春咱的夢
加在有你和我轉來
一天一天走
自己的故事 家己來寫
這個島嶼365天
時間一天一天流 囡仔一天一天大
帶它回來啦 作伙咱的夢
【淺堤 Shallow Levée】
電吉他、主唱 Electric Guitar & Lead Vocal:依玲 Yi-Ling
電吉他 Electric Guitar:紅茶 Hong Cha
貝斯 Electric Bass:方博 Patrick Fang
鼓 Drums:堂軒 Sam Huang
【Music Production】
詞、曲 Lyrics & Composer:依玲 Yi-Ling、方博 Patrick Fang
編曲 Arranger:淺堤 Shallow Levée
錄音 Recording:李詠恩 Joshua Lee、Andy Baker [ 荒原錄音室 The Wasteland Studio、 YuChen Cinema Studio]
混音 Mixing:Andy Baker [ 玉成戲院錄音室 YuChen Cinema Studio ]
發行 Publishing Company:湯與海音樂有限公司 Soup&Ocean Music Ltd.
歌詞英文翻譯 Lyrics English Translation:蔡格爾
特別感謝 Special Thanks:公視台語台《青春!咱的夢》節目製作團隊
【MV Production】
導演 Director:伊晉褕 Eric Yi [ 合作藝文 Collaboration Arts ]
製作 Production:LOTS STUDIO
美術設定 Art Setting:黃才容 Huang Cai-Rong、曾芝盈 Zhi Ying Zeng
2D 動畫 2D Animation:蔡雅筑 Tsai Ya Chu、陳忠暐 Chen Zhong Wei
VFX:曾芝盈 Zhi Ying Zeng
標題字體設計 Title Typography:李冠杰 Li Guan Jie
歌詞手寫字 Lyrics Typography:廖書逸 Mark Liao
特別感謝:Easy Shen、涂嘉欽、潘廷、湯詠茹、蘇芳榆、邱彥銘、朱品堯
—
🎧 線上串流聆聽 Listen on streaming
→ https://rock-mobile.lnk.to/TW365Days
#淺堤 #青春咱的夢 #Taiwan365Days
#新單曲 #NewSingle
#Shallowlevée
→ Facebook:淺堤 Shallow Levée
→ Instagram:shallow_levee

andy翻譯 在 梁定華 ANDY LEUNG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蘇銘倫
#研訊室
#華哥心水馬
嚴正聲明:
未經本人同意,任何人士不得節錄本人在YouTube頻道上
之任何影片及其任何部份,或使用本人姓名
(梁定華 Andy Leung Ting Wah)
任何不實報導或誹謗,必定採取法律行動,並送官究治。
(賽事影片來源:香港賽馬會)

andy翻譯 在 超宅的翻譯小站- 還有17天就到2021年,不知道各位有沒有做到 ... 的推薦與評價
翻譯 :超宅的翻譯小站#超宅的翻譯小站#TranslateAndCreate #勵志#西方#英文#迷因#Reddit #梗圖#翻身# ... Andy Wu. 看起來改圖阿健身的修邊光亮得像棚燈. 2 yrs Report. ... <看更多>
andy翻譯 在 習近平訪緬甸官方臉書人名翻譯出錯Facebook致歉 - BBC 的推薦與評價
Facebook發言人安迪·斯通(Andy Stone)表示,這個錯誤在從緬甸語翻譯到英語時發生,現在已經修復。 「這種情況本不該出現,我們正在採取措施確保同樣 ... ... <看更多>
andy翻譯 在 Fresh Eyes新鮮的眼神 -Andy Grammer[中英文翻譯字幕] 的推薦與評價
Fresh Eyes新鮮的眼神 - Andy Grammer[中英文 翻譯 字幕]–so suddenly i'm in love with a stranger. 73 views 7 months ago.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