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個很 nerdy 的休閒嗜好,就是讀學術 papers. 自從幾年前開始推搭配詞學習、語塊學習、出版搭配詞的力量和推出搭配詞的課程後,感覺到有越來越多人開始意識到詞語搭配在學習中的重要性 (好開心)。
這樣的風潮,其實跟學術研究很相近。在20-30年前,The lexical-approach、connectionism、usage-based learning 等理論研究、提倡「語塊」、「input 頻率」、 「歸納式學習」後,其實也是在近 10 年才有比較多的實證研究 (empirical research) 開始看:「那該怎麼學 / 教比較有效?」
以台灣的學術界來說,近期比較活躍於搭配詞的學術研究之一的是台科大的蔡玫馨教授。她在 2014 年時於Penn State Univ. 拿到 PhD.,博士論文主題即為 “Usage-based cognitive semantics in L2 collocation: A microgenetic analysis of EFL students’ collocational knowledge."
我一直將自己存在定義為 theory 跟 practice 的橋樑,希望把在學術象牙塔中的東西,付諸於實行,讓普羅大眾、台灣人可以用更科學、有效的方式,學習英文。但要怎麼樣做一個更好的橋樑,是我每個 waking hour (maybe sleeping hour) 都在想的事情。
不過其中一個方式,當然是我一直在做的公開課啦!
在 6/1 (一) 我會帶來一場改變ㄧ生英文文法、搭配詞公開課。如果你喜歡「實際」、但又基於實證科學的英語學習方式,如果你想要將過去學習的洞一個一個補起來,我有信心一定能對你的學習帶來改變。
公開課名額有限,請確認出席後方才報名,確保每個人的學習權利。感謝!
公開課一秒報名:https://www.accupass.com/event/2005160334409934872000
• 時間: 6/1 (一) 19:30 - 21:00 pm (19:00 開始入場)
• 地點: 台北市朱崙街60號2F (MRT 南京復興站)
cognitive learning theory 在 國際認證行為分析師-袁巧玲 博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ABA還是排名第一!!! 以下的資訊,可以讓家長重新思考孩子的療育計畫。
美國國家自閉症中心發佈了2015年最新的國家標準計畫第二版 (National standard Project 2) ,統計了2007年到2012年之間,22歲以下泛自閉症(自閉症譜系)介入的相關研究(一共389篇),合併國家標準計畫第一版後(NAC,2009),將這些介入策略分成三大類,分別是已建立實證(Established)、正在建立實證(Emerging)以及未建立實證(Unestablished)的介入。
【22歲以下的兒童和青少年的療育中,已建立實證的方法】:
行為療育(Behavioral Interventions)
認知行為療育(Cognitive Behavioral Intervention Package)
兒童綜合行為療法(Comprehensive Behavioral Treatment for Young Children )
語言訓練(表達)(Language Training- Production )
示範法(Modeling )
自然情境教學法(Natural Teaching Strategies)
家長培訓(Parent Training)
同儕訓練法(Peer Training Package )
關鍵反應訓練(Pivotal Response Training)
時間表(Schedules)
腳本法(Scripting)
自我管理法(Self-Management)
社會技能訓練(Social Skills Package )
以故事為基礎的療育(Story-based Intervention)
【正在建立實證的方法】:
擴大和替代性溝通設備(Augmentative and Alternative Communication Devices)
基於關係的發展療法(Developmental Relationship-based Treatment)
運動法(Exercise)
暴露法(Exposure Package)
功能性溝通訓練(Functional Communication Training)
基於模仿的療育(Imitation-based Intervention)
啟動訓練(Initiation Training)
語言訓練(表達和理解)(Language Training-Production & Understanding)
按摩療法(Massage Therapy)
多元組合法(Multi-component Package)
音樂療法(Music Therapy)
圖片交換溝通系統(Picture Exchange Communication System)
還原法(Reductive Package)
手語教學 (Sign Instruction)
社交溝通療育(Social Communication Intervention)
結構化教學(Structured Teaching)
基於科技的療育(Technological-based Intervention)
想法解讀訓練(Theory of Mind Training)
【被確認為不成熟的方法有】:
動物輔助療法(Animal-assisted Therapy)
聽覺統合訓練(Auditory Integration Training)
概念圖(Concept Mapping)
地板時光(DIR/Floor Time)
輔助溝通法(Facilitated Communication)
無麩質/ 酪蛋白食療(Gluten-free/Casein-free diet)
基於運動的療育(Movement-based Intervention)
SENSE戲劇療育)SENSE Theatre Intervention)
感覺療育(Sensory Intervention package)
電擊療法(Shock Therapy)
社會性行為學習策略(Social Behavioral Learning Strategy)
社會性認知療育(Social Cognition Intervention)
社會性思維療育(Social Thinking Intervention)
在針對22歲以上的成年人的療育方法中,唯一被確認為成熟的方法只有行為療育(Behavioral Interventions);被確認為尚在論證中的方法是職業培訓法(Vocational Training Package);被確認為不成熟的方法是認知行為療育(Cognitive Behavioral Intervention Package)、示範法 ( Modeling )、音樂療法 (Music Therapy)和感覺統合訓練(Sensory Integrative Package )。
資料來源: www.nationalautismcenter.org/national-standards-pr…/phase-2/
中華民國自閉症基金會牽引311期
cognitive learning theory 在 1.4 Bandura's Social Cognitive Learning Theory - ConnectedLib 的推薦與評價
Social cognitive learning theory also has similarities to sociocultural learning theory. Both emphasize learning through observation and imitation of more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