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發展優先保障個資及數位人權
#必須完善個資法制
#設立專責機關
今天早上,我參與國際特赦組織 台灣分會 Amnesty International Taiwan發布New eID研究報告的記者會,透過之前數位身分證政策相關的人權疑慮,說明台灣長期以來個資保護不足的問題,呼籲相關部門加緊腳步。
之前數位身分證政策引發學界、人權團體及立委的許多疑慮,一方面是人權,另一方面是台灣特殊處境的資安及國安議題,去年3月我便透過質詢,要求政府部會要對個資、人權、資安、法制等疑慮好好處理。
去年11月,中研院法律學研究所資訊法中心公布「數位時代下的國民身分證與身分識別政策建議書」,資訊、法學、社會學、政治學等學者共同指出,當時的eID政策將對台灣自由民主體制帶來威脅、欠缺憲法法制基礎,以及可能侵害民眾隱私、增加人民被監控等人權風險。
因此,我進一步與長期關注數位身分證的台灣人權促進會 Taiwan Association for Human Rights 共同召開記者會,和專家學者及愛信任-劉世芳、何欣純、洪申翰 Sun-Han委員一起要求行政院,在制定專法及設立個資專責機關前,暫緩數位身分證,避免侵害全民個資安全及隱私人權,防備中國紅色滲透, #莫讓eID成為民主防衛破口。(https://bit.ly/3jPIJso)
在我及多位立委、學者專家、人權團體的持續監督呼籲下,行政院蘇院長也順應民意,於今年1月決議暫緩數位身分證政策。
但暫緩只是暫時措施,數位發展是不可逆的未來趨勢,但絕不可以因此侵害個資及人權;更需要完整的治理及保障。健全個資保護及管理的法制、設立專責機關才是關鍵根本。
我必須再次強調以下兩大問題:
1⃣個資保護法制基礎不全:
許多專家學者都已提醒,台灣目前的資通安全法、電子簽章法、個人資料保護法等法律不夠完善,難以因應數位時代的變動。
借鏡國外,歐盟在2016年便已提出GDPR(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一般資料保護規範》、2018年正式實施,大幅提升對民眾的個資保護,賦予四種權利: #拒絕權、 #更正權、 #資料可攜權 與 #被遺忘權。同時也強化個資專責機關權限,加重企業責任。
相比之下,台灣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這也是為何我持續督促國發會,希望他們參考GDPR,研擬適用台灣情境的政策,讓個資法早日從宣示掛牌走向實際守護🛡
2⃣遲未設立獨立專責監理機關:
台灣個資保護權責被分散到各個機關,讓各單位想辦法自己管理,主管個資法的國發會只能法規解釋,無法實際處理問題。
人權團體、學界、唐鳳政委都已多次呼籲,應盡快設立 #獨立監理職權的個資專責機關,且層級不能太低,否則根本無法發揮監理的功能🔎
以上兩方面,我已多次和行政院溝通。就我了解,目前專責機關仍在規劃,eID專法及個資保護法律則由羅政委協助處理,特別關注侵害人權疑慮面向,包括這份報告中也有提到的,要保留使用非晶片身分證或關閉晶片功能的選擇。
數位發展必須優先保障個資及數位人權,我們也因此正努力推動數位發展部,希望在數位這條高速公路上,設好紅綠燈、閘道等相關規範,推動完整的治理及保障,不然就會摔倒受傷。
我會持續在立法院監督,也希望行政院加速,讓台灣的數位人權有更完整的保障。
#實質監督
#提出解方
「數位時代下的國民身分證與身分識別政策建議書」的推薦目錄:
- 關於數位時代下的國民身分證與身分識別政策建議書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數位時代下的國民身分證與身分識別政策建議書 在 范雲 FAN, Yu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數位時代下的國民身分證與身分識別政策建議書 在 范雲 FAN, Yu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數位時代下的國民身分證與身分識別政策建議書 在 [新聞] 數位身分證延後換發檢討評估政院明討論- 精華區IC-Card 的評價
- 關於數位時代下的國民身分證與身分識別政策建議書 在 「數位時代下的國民身分證與身分識別」 研討會主題五 的評價
- 關於數位時代下的國民身分證與身分識別政策建議書 在 News|新式數位身份證2021年7月正式上線! - Holo+FACE 的評價
- 關於數位時代下的國民身分證與身分識別政策建議書 在 個資法的法律風險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 ... 的評價
- 關於數位時代下的國民身分證與身分識別政策建議書 在 個資法的法律風險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 ... 的評價
數位時代下的國民身分證與身分識別政策建議書 在 范雲 FAN, Yu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莫讓eID成為民主防衛破口
#數位治理要以國家安全為前提
#勿讓全民個資奉送中國
#全面暫緩數位身分證政策
今天我與長期關注數位身分證eID的 台灣人權促進會 Taiwan Association for Human Rights 共同召開記者會,要求 #莫讓eID成為民主防衛破口、#全面暫緩數位身分證政策!
今天包含 愛信任-劉世芳 、 何欣純 、 洪申翰 Sun-Han 三位委員,還有來自學界的台大電機系 林宗男教授、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 沈伯洋助理教授,也都一起出席記者會,提出疑慮並共同呼籲政策暫緩。
我在今年三月就曾質詢提出eID的個資疑慮。沒想到現在內政部仍執意要推動eID政策,預計明年一月就要在澎湖、新竹市、新北市等縣市試辦、七月就要全面換發。
我最憂心的,當然還是台灣一直面臨中國的資安威脅,手法無所不用其極,日新月異,規模、頻率日益增加,包括:
❌透過政府委外廠商入侵
❌入侵政府資訊供應商
❌中資電子產品留後門
❌入侵攻擊取得非法權限
❌破壞或阻斷系統服務
❌植入惡意程式
❌違反資安政策規則
❌掃描刺探
行政院資通安全處的統計顯示,近3年來共發生 #1709件 針對政府機關的資安事件,駭客攻擊主要來自中國大陸。
中研院調查也顯示,目前數位身分證的晶片模組設計、晶片作業系統及應用程序設計、資料寫入設備生產,發包廠商都與中國政府關係曖昧,甚至疑與中國安全部門有合作關係,產生資安風險。
我們的政府未必已有防範應對的能力,貿然推動數位身分證,可能成為中國滲透的破口。這是絕對不可承受的後果!
11月2日中研院法律學研究所資訊法中心,也正式提出 #數位時代下的國民身分證與身分識別政策建議書。小組中橫跨資訊科學、法學、社會學、政治學等領域的學者,共同提出了 #三大質疑:
1⃣ 規劃中的晶片身分證將對臺灣的自由民主體制帶來立即而重大威脅。
2⃣ 現行條件下,強制發行晶片身分證欠缺合憲的法制基礎。
3⃣ 與晶片身分證同步推動的跨機關業務資料共享與整體智慧政府計畫,欠缺符合可課責性的設計與作法。
這份報告並要求在解決上述問題之前,#應立即暫緩晶片身分證之換發。今天與會的出席者,也從不同面向點出對目前政策的疑慮:
💬不只專法專責機構更要全面法規配套
💬愛沙尼亞殷鑑不遠應謹慎評估
💬面對中國威脅我們必須採用最高資安等級
💬捍衛人權的政府不應採用極權中國的數位身分證規格
💬不能讓中國竊取資料三個願望一次滿足
💬確保人民自由選擇權並保護開通者
(大家的精彩發言請點進圖片👉)
我們今天共同呼籲要求,除了應建立專法規範、全盤檢討配套法規,更應讓未來有專責機構統籌資安規範後,在確保國安及全民資安的前提下,再來評估推動身分證的數位化。
蔡總統、蘇院長都說 #資安即國安!中國滲透無孔不入,不能把全民的個資奉送給中國!
#實質監督
#提出解方
數位時代下的國民身分證與身分識別政策建議書 在 范雲 FAN, Yu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數位身分證恐成資安破口
#數位治理要以國家安全為前提
#學界呼籲勿讓全民個資被中國滲透
#修法規範前暫緩上路
#學界的三大質疑三大建議
內政部推動數位身分證eID政策,#預計2021年七月啟動全面換發作業。上週一中研院法律學研究所資訊法中心,正式提出 #數位時代下的國民身分證與身分識別政策建議書。
這個小組中橫跨資訊科學、法學、社會學、政治學等領域的學者,共同對目前內政部推動中的 #數位身分證eID,提出 #三大質疑:
1⃣規劃中的晶片身分證將 #對臺灣的自由民主體制帶來立即而重大威脅。
2⃣ 現行條件下,強制發行晶片身分證 #欠缺合憲的法制基礎。
3⃣ 與晶片身分證同步推動的跨機關業務資料共享與整體智慧政府計畫,#欠缺符合可課責性的設計與作法。
所以這份建議書提出 #三大政策建議:
1⃣建立 #身分證晶片化與數位化的法制基礎、#提供個人權利保障
2⃣立法確保晶片身分證的 #資安與國安
3⃣建立跨機關資料交換與 #智慧政府的可課責性及社會信賴
這份報告並提出總體建議:在解決上述問題之前, #應立即暫緩晶片身分證之換發。
#中國資安威脅是進行式
看到這份報告,我感到十分憂心。因為我們都知道,台灣ㄧ直面臨中國的資安威脅,其手法日新月異,規模、頻率也日益增加!
中國攻擊台灣資安手法包含 #透過政府委外廠商入侵、#入侵政府資訊供應商、#中資電子產品留後門、#入侵攻擊取得非法權限、#破壞或阻斷系統服務、#植入惡意程式、#違反資安政策規則、#掃描刺探等。
行政院資通安全處的統計顯示,近3年來共發生1709件針對政府機關的資安事件,駭客攻擊主要來自中國大陸。
雖然中央政府近5年來已花費上百億元做資安防護,不過,2019年的網路攻防實兵演練,卻顯示有六成以上的機關有資安破口!政府是否已有能力在推動身分證全面數位化的同時確保資訊安全,讓人憂心!
#數位身分證恐成資安破口
中研院這份跨領域專家政策建議書的調查顯示,目前數位身分證的 #晶片模組設計、#晶片作業系統及應用程序設計、#資料寫入設備生產 ,發包的廠商都與中國政府關係曖昧,甚至疑似與中國安全部門有合作關係,都可能有後門或共用系統元件而產生的資安風險。
建議書也提到, #數位化與晶片化增加人民被監控的風險、現行的法律包含資通安全法、電子簽章法、個資法等現行法均不足以因應數位化後帶來的風險。
蘇院長曾說 #資安等於國安,我十分認同。如果現行法制、監理都無法確保數位身分的資訊安全,等於是把全民的個資雙手捧上奉送給中國,讓我們的國家安全出現無法逆轉的大缺口!
#修法規範前暫緩上路
內政部預計明年七月啟動全面換發作業,我呼籲在 #修法規範前應暫緩上路,先充分釐清、防範上述可能的資安疑慮!
行政院籌備中的數位發展部成立後,將統籌數位治理政策,包含確保資訊安全,應可建立更全面的規範,訂定專法或在既有法規中建立專章以保障全民資安,法制保障健全後,再推動或評估身分證的數位化!
資安即國安!中國滲透無孔不入,不能把全民的個資奉送給中國!
#實質監督
#提出解方
數位時代下的國民身分證與身分識別政策建議書 在 News|新式數位身份證2021年7月正式上線! - Holo+FACE 的推薦與評價
政府為了因應智能政府時代,將使用新式數位身份識別證代替現有的國民身分證不僅外觀變得簡約有型, ... 而在2010年時,德國一舉換發成晶片身分證,在eID政策施行初期, ... <看更多>
數位時代下的國民身分證與身分識別政策建議書 在 [新聞] 數位身分證延後換發檢討評估政院明討論- 精華區IC-Card 的推薦與評價
數位身分證延後換發檢討評估 政院明討論
〔記者李欣芳/台北報導〕政府推動數位身分證引發資安疑慮,遭到外界強大反對聲浪,
行政院長蘇貞昌日前表示,資安防護不能打折,會等相關事項完備後才會上路,形同宣示
暫緩推動。內政部將在明天行政院會報告「新式身分證換發檢討評估」,相關檢討評估將
待蘇貞昌明天裁示定調後對外說明,內政部規畫明年7月換發數位身分證的時程將再延後
。
內政部推動數位身分證,原本預定1月要在新竹市小規模試辦,但新竹市政府以有資安疑
慮為由「喊卡」,民進黨立委也對數位身分證的資安問題有高度疑慮,推動數位身分證除
了各界的反對聲浪,遭到民進黨立委的反對更是關鍵原因。
蘇貞昌繼去年底在立院宣示數位身分證不急於明年7月換發後,他日前與民進黨立委餐敘
時,強調資安防護不能打折,會等相關事項完備後才上路,等於宣示暫緩推動,蘇貞昌並
責成副院長沈榮津邀集相關部會盤整,等法制化完成後再重新啟動。
內政部將在明天行政院會報告「新式身分證換發檢討評估」,相關政策檢討將待蘇揆拍板
定調後對外說明。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3417323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0.50.129.15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IC-Card/M.1611154706.A.187.html
> -------------------------------------------------------------------------- <
作者: prussian (prussian) 看板: IC-Card
標題: Re: [新聞] 數位身分證延後換發檢討評估 政院明討論
時間: Tue Jan 26 00:51:03 2021
不知道爭議在哪裡可以 Google 數位身分證 爭議
隨便貼幾個
研究生報告,比較各國數位身分證優缺點
https://www.ithome.com.tw/news/140031
再懶得看,看結論兩張圖就知道台灣現在規劃有多不週到
中研院法律所資訊法中心發出的
數位時代下的國民身分證與身分識別政策建議書
https://infolaw.iias.sinica.edu.tw/?p=4002
政府天天只會用相信我之術就想糊弄過去
但是資訊安全基本上是討論方法,要在壞人的前提下也可以安全才行
沒有人在跟你玩 因為是好人所以沒問題 這一套的
另外 各位資訊還沒更新的話
https://udn.com/news/story/7314/5191674
數位身分證喊卡! 內政部:待專法制定後再依法辦理
2021-01-21 11:07 聯合報 / 記者賴于榛/台北即時報導
內政部今赴行政院會報告「新式身分證換發檢討評估」,會後發出新聞稿表示,
行政院院會今決議,換發數位身分識別證於專法制定,取得社會共識後,再依
法辦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34.110.13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IC-Card/M.1611593470.A.0B9.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