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速零到100公里只需3秒,扭力一次到位,重踩加速器也安靜無聲,在郊區高速疾駛的同時耳邊還能聽到樹間鳥鳴⋯。」
他是台灣第1位特斯拉車主,從特斯拉股價28美元就開始買進股票,至今還沒完全出清,可說是買特斯拉、送特斯拉🚗,看到電動車市場潛力,還創立公司做電池!
「扭力加速器」的推薦目錄:
- 關於扭力加速器 在 財訊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扭力加速器 在 Mr.Jami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扭力加速器 在 AppWork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扭力加速器 在 [心得] FT v.s. 扭力加速器and rpm G-plus(無氮氣瓶) - 看板biker 的評價
- 關於扭力加速器 在 想請問老闆一個問題扭力加速器是在做甚麼的?? 它的原理是???... 的評價
- 關於扭力加速器 在 [請問]新勁戰換FSN MTRT的扭力加速器對加速有用嗎?? 的評價
- 關於扭力加速器 在 CT125扭力加速器#ct125 #和興車業#根本英俊#nemoto #扭力 ... 的評價
- 關於扭力加速器 在 扭力加速器的推薦與評價,MOBILE01、FACEBOOK、PTT 的評價
- 關於扭力加速器 在 扭力加速器的推薦與評價,MOBILE01、FACEBOOK、PTT 的評價
- 關於扭力加速器 在 扭力加速器的推薦與評價,MOBILE01、FACEBOOK、PTT 的評價
扭力加速器 在 Mr.Jami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忙碌的 2017,我與 AppWorks 完成了許多重要工作,在此與大家分享,也衷心感謝各位過去一年來的支持與指教。
"...AppWorks 今 (1/23) 發表 Year in Review 2017 年終總回顧,展現過去一年的努力成果,不管是 AppWorks Accelerator 創業加速器、The AppWorks Ecosystem 校友生態系、AppWorks Funds 創投基金,還是 AppWorks School 數位人才培育等服務,都有相當大幅的進展,持續推動台灣成為大東南亞數位經濟的領航重鎮。
2017 對 AppWorks 來說無疑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經過 7 年的努力,The AppWorks Ecosystem 校友生態系 323 家活躍新創的總估值,在這一年突破了 10 億美金,來到 16 億,較 2016 年大幅增加 75%,終於跨越合體獨角獸的門檻。這些企業的加總營業額來到美金 13 億元 (新台幣 382 億),較 2016 年成長 65%,員工數 5,696 位,年增 53%,累積募資金額為美金 4.3 億,年增 57%。
此外,AppWorks Accelerator 今年畢業 AW#14、AW#15 兩屆共 52 支新創團隊;AppWorks Funds 今年完成的八個新創投資案,帶動高達美金 9,900 萬 (台幣 29 億) 的總投資;AppWorks School 軟體工程師培育計畫自 2016 年創辦以來,已有 49 名學員畢業,就職率高達八成,為所有想踏入數位產業的年輕朋友提供了一條最快速、有效的道路,也幫新創團隊和企業補足人才缺口,為整體產業打造極大扭力..."
扭力加速器 在 AppWork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以礦場、林業和漁業立國的智利,從 2010 年開始推動一連串創業扶持計畫,最成功的「Start-Up Chile」生態系 6 年來輔導了來自 79 個國家的 1,309 個新創團隊及 4,000 多位創業者,生態系內團隊總估值達 US$1.35B。
2016 年,在國際原物料價格衰退下,智利不僅維持了年 2.1 % 的經濟成長率,在【2016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中,更憑藉制度、基礎設施和商業成熟度,位居拉丁美洲之首,而智利首都聖地牙哥也因此被稱為拉丁美洲的矽谷「Chilecon Valley」。
智利政府認為在國際人才的帶動下,可以擴大數位經濟國土,而優秀人才更是提升國家競爭力的關鍵。
相較之下, 台灣,同時也是亞洲最大加速器 AppWorks Accelerator,在 2010-2017 年期間,輔導了 320 個新創團隊,近幾屆,來自印尼、新加坡、香港、韓國等地的非台灣籍國際團隊數量也超過半數,生態系總估值達 US$1.21B,台灣的新創能量多半在台灣發酵,但已有逐漸國際化的趨勢,智利則大幅度吸收國際人才,積極向海外拓展。但不管是台灣還是智利,都處於經濟轉型的關鍵時刻,也同樣透過數位產業,醞釀出向上爬升的扭力。
全文請見:https://appworks.tw/chile-startup/
AppWorks Accelerator 即將開放申請,有興趣申請 AppWorks Accelerator Class #16 的海內外創業家,歡迎在表單留下資訊,我們將於正式開放申請時,以 email 通知 >> https://goo.gl/fjnavK
扭力加速器 在 想請問老闆一個問題扭力加速器是在做甚麼的?? 它的原理是???... 的推薦與評價
想請問老闆一個問題扭力加速器是在做甚麼的?? 它的原理是??? 還有劃線碗公他的耐磨程度好嗎??? 磨平之後離合器的咬合應該比一般的碗公還更咬不到吧???? ... <看更多>
扭力加速器 在 [請問]新勁戰換FSN MTRT的扭力加速器對加速有用嗎?? 的推薦與評價
最近有看到扭力加速器聽說對低速中速尾速都有一定的幫助是真的嗎想請問大大們還有我在拍賣有看到有FSN的還有MTRT-高效能薄型彈子盤組哪一樣比較好用或是哪一個牌子比較 ... ... <看更多>
扭力加速器 在 [心得] FT v.s. 扭力加速器and rpm G-plus(無氮氣瓶) - 看板biker 的推薦與評價
板上的大大們大家好
今天要分享的事情有點多(比以前還要多 XD),是否要看下去請自行斟酌。
最一開始要說的是,因為某些關係,我卸下了了兩樣改裝品,一個是高手窩的
扭力加速器for fighter,想要玩的人可以來跟我拿,另一個是RV250的後
雙避震(有點泥巴在上面),給想要順順騎的人使用。
想要的人可以寄信給我,如果人數大於一個,我會自己隨機挑一個符合資格
的人,我不想郵寄,只限面交,我住在永和的文化路,確切地址會告訴最後得到
的人,而這所謂的資格,就是沒有改顏射管的人。當然如果已經改後避震的
人也請不要來說你要RV後避震,只給有需求的人(當天請騎你的FT來)。
接下來就是最近的一些心得,還是那句話,我PO是因為不想要大家花冤枉錢走冤
枉路,絕無任何炫耀的意思。而且我分享的是我個人的心得,通常沒有機械上的
根據,所以可能會錯,這時候就要拜託板上的大大出動啦 XD
首先要說得是傳動方面
實驗車狀態:
FT 150第二版本,改CDI,銥火星塞,後避震為RV 250的。沒說的地方就是就是原廠的。
為什麼會想要改傳動? 因為我平時在市區都順順騎,不求起步,而有空的時候會
上山玩玩車,所以希望把動力聚集在中尾速,讓上坡時彎與彎之間的銜接更順暢。
第一組改裝套件:
舊悍將齒輪組,10克多邊形普利珠,比原廠更硬的彈簧(約1K,但是不
同廠商的轉速不完全對應,僅供參考)。
為何這樣改:
因為舊悍將齒輪算是比較重視尾速的齒輪,所以才會想要試試看,而改10克多邊形
珠和硬彈簧是希望起步不要掉太多。
心得:
換完後起步虛蠻多的,而且起步轉速會比原廠高蠻多,比較震,有點不習慣,
可是過40後,動力開始出來,6K約可以拉到60幾,6.5K約拉到72,7K約拉到85,
7.5K約拉到100(以上皆為沒有紅綠燈的平地),接下來的速度已經很高了,很難
維持該轉速到該轉速的極限,只能說要到110算簡單。而從60~110可以說是一氣
呵成,沒有拖的感覺。基本上還蠻喜歡的。
第二組 狀態:CDI,前後BT39 YEK(會吃表速),銥火星塞,RV 250後避震。
悍將齒輪組,10克多邊形普利珠,原廠彈簧,高手窩扭力加速器。
為何這樣改:
因為第一組改法起步太虛,在載個人起步真的有點不夠,所以想要增加一點起步
加速,因此採用高手窩的扭力加速器,也因為改加速器所以先把彈簧改回原廠,
好了解是哪邊的問題。
心得:
起步很猛(珠子太輕),從0到70非常的俐落,但過80後加速力道漸漸衰退,會開始
拖尾速,大約8K會到尾速,跟我之前可拉到9.5K比起來少了1.5K,尾速比第一組的
配法低(但是載人平地還是破百),而他的好處是高速巡航時轉速比原廠的低(過60後和原
廠相比,相同速度所對應的尾速會比原廠低),還有就是扭力很夠,載人起步很夠力,
兩人體重約130,上仰德可以到60幾。
不過基本上對我而言這是一個失敗的配法,因為和我的需求並不符合。
第三組 狀態同上
舊悍將齒輪組,11克多邊形珠,扭力加速器加原廠彈簧
為何這樣改:
因為上一個改法太重視起步了(也可以說起步彌補太多了),所以想用重一點的珠子
讓中尾速表現好一點。
心得:
起步比較虛,從0~10幾公里很沒力的感覺,過20開始有加速感,從20到70加速度不錯,
但是過70就開始有拖的感覺,尾速和第二組配法差不多,也是約8K到尾速(轉速上不去)。
基本上這是一個很爛的配法,沒了起步卻沒有中尾速的彌補,完全不好用。
後來才知道紐力加速器會使轉速上不去,所以扭力加速器變成會使我的齒輪組無用武之
地,因為轉速根本上不去,無法發揮高速齒輪的優點。所以我今天把它拆掉了。
我覺得扭力加速器搭配10克多邊形珠會使起步有明顯變快(跟10克不加扭力加速器比起
來),可是搭配11克卻沒有這種感覺,今天拆掉後覺得加速反而更順更快 @@ ,而且扭
力加速器會讓原廠那種線性的感覺扭曲,變成前段較快後段較拖,個人並不喜歡這種
感覺。
以上是傳動心得
話說今天去修我的後碟煞,因為它最近很奇怪,我只要放個1小時不騎(甚至不到),等
我要騎的時候,拉剎車會突然拉到快要底部(把手)的地方,而拉個兩下就又會回復正常,
而且騎車時,剎車開始有制動力的位子也會時深時淺,一整個很恐怖,後來去改裝的店
家才發現,我的後輪根本沒鎖緊,後輪會左右搖,後輪的中心螺絲可以用手轉動,超誇
張的,老闆問我最近一次是誰鎖的,我想一想,不就是去好順換輪胎的時候嘛 = =
我真的覺得有誇張到。
後來修好後和老闆在聊後避震,我跟他說我不喜歡白色彈簧的後避震,他說八德路有一
家叫"有購愛買",它會有和外面不同顏色的避震,我想說反正我也很悶就騎去看看
(從板橋到快到饒河街),一進去看到rpm就被殺到了,一整個很美,橘黃色彈簧加金色
的彈簧固定器,店員說這是他們專賣的顏色,而因為他說一個人騎車的話掛不掛瓶其實
差不多,所以我就選了不掛瓶的G-plus。
在我騎回家的途中心理一直os,到底為什麼某家材料行的老闆跟我說只要是改裝的避震
都很硬,我調雙人預載,阻尼調到公司建議的地方,我覺得還比RV250的第三格軟Q,
明明就是很好用的東西為什麼一直說得好像很恐怖,一付騎沒多久屁屁會開花的樣子。
G-plus真的是好物啊,而且和白色FT超配,有爽到。
最後跟大家分享一下山路的騎乘心得
有效率的爬坡or平地直路:
我覺得這時候一定要善用CVT的優點,也就是你可以把引擎轉速固定在扭力最大的地
方,透過普利盤變速來加速,我覺得FT扭力最大的地方(動力曲線的peak)約在6.5~7.5K
之間,轉速太低會不夠力,太高卻又沒有效率,當然時速上來後引擎轉速也要稍微拉高
來維持加速力,但通常7.5K上山速度就蠻不錯了。
有效率過上坡彎:
我以前上坡過彎,通常都是帶剎車入彎,彎中放油門,出彎後加油門,但是這樣騎常常
會有失速的感覺,也就是出彎後灌油門可是加速力道上不來,而我過彎通常都是用同傾
,所以車身常常會有無法適當回正,跑不出理想路線的情形。
所以後來我換一個過彎方式,就是在入彎之前速度先煞得比以前低一點,然後在彎中轉
油門保持離合器咬合的狀態(保持住轉速),這樣在出彎時的加速力道真的會比我之前的
過彎方式快很多,尤其載人時更加明顯,我不確定這是不是Robin常說的corner speed,
不過我覺得真的很好用,有興趣的可以試試看。
有效率過下坡彎(初學者勿試):
這是我哥教我的,我跟他說我下坡過彎很容易有推頭的情形發生,他就教我說,你可以
在入彎前先煞到比以前過彎速度低很多的狀態,然後入彎不帶煞車。
因為當你在入彎前就完成剎車動作,所以在彎中前叉沒有剎車帶來的額外負擔,
所以在過下坡彎時轉向會更加靈敏,不過要試的話建議在自己很熟的地方,用自己很熟
的車,這樣你才知道甚麼叫煞到比以前更低的速度,比較不會造成危險。
以上
感~~~~~~~謝各位有耐心的大大花寶貴的時間看完全部 <(_ _)>
也希望有說錯的地方各位大大們可以不吝指教,讓有在看Biker板的人學到寶貴的知識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18.160.13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