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流後幾日,就是新年了。連假期間進校園,在冷清的文學院四樓長廊上,看見一隻死去的小小的燕子。
⠀
燕子躺在公共行政系教授的研究室門口,輕輕的,風大時稍稍晃一晃,修長的黑翅膀蓋住白色的身體,像是一片枯葉子,掩著一枚發霉的毬果。
⠀
⠀
◆
⠀
回想起來,研究所時我似乎沒在學校裡看過這樣的燕子。
⠀
時隔十餘年,再次回到校園,很多東西都變了。還是沒見到飛翔起來自由得近乎狡猾、近乎魔法的燕子,但到處都是鳥禽──現在的學校裡,已經成了鴿子的練飛場。文學院,共同科,人文學科這一區的建築物屋頂上,幾乎都棲停滿了灰撲撲的鴿子。
⠀
不同於燕子,鴿子倒是我以前唸研究所時就有了。但那時,頂多是久久看到路燈上落拓著停了一兩隻,轉頭張望的樣子,看上去有些茫然。或許是那樣的情境和當時的我們心境太像,又被附會了什麼自由平和的象徵,每次遇見,心裡常常是沉靜、同情的。
⠀
但現在完全不是這樣。寬闊的縱谷天空下,鴿子群不去別處,不由分說沿著文學院的簷頂屋脊停了一整排,咕咕噥噥,歡快熱鬧。「現在學校的鴿子啊,比我老家的鴿舍還多」,學弟這樣說,口中是輕佻、誇大的語氣,是那種青春而戲謔的快樂。(遠遠離開家鄉抵達這裡,對他來說,是一件得意的事嗎?)我凝視著鴿子一次又一次飛起,但哪也不去,盤旋著繞文學院飛過一遍又一遍,一遍又一遍,群體龐大綿延無盡,像一條氧化的金屬鎖鏈,像一隻鏽唱針重複讀取著黑膠唱盤。沒有盡頭的日常練習,讓人看著不由有些不耐,但為什麼不耐?我卻說不出來。
⠀
這樣日復一日、重複軌跡的飛行,是現在天天瑣碎忙碌的我能夠做到的事情嗎?
⠀
鴿子持續飛行,給人與時間拚博的聯想。飛行,但哪也不去。若是那些年自認遲遲沒有準備好、而遲遲不願畢業(但同時又這麼恐懼出社會後日復一日的辦公桌人生)的自己,看到這樣群鴿繞圈飛行的場景,不知道會是什麼感覺。
說不定也沒有什麼感覺。對長久生活在都市裡的我而言,鴿子並不常見,賽鴿的鴿舍更是遙遠的童年記憶了:舉著紅旗子的人高高站在天台上,在陰霾、但更顯飽滿有力的天空底下,偶爾揮動,遠方的鴿群感應到什麼一樣低低飛近,掠空而過,像是受著魔魅的超自然力量招喚而來。
⠀
鄉下養鴿是為了賽鴿,賽鴿的用途則是賭博。文學院的鴿子──文學院裡停著的這麼多、這麼多的鴿子,能有什麼用途呢?
⠀
⠀
◆
⠀
鴿子多到一定程度,對衛生或許是有一點影響了。學校能處理手段不多,放毒或擊殺,觀感上都太殘忍。聽說想來想去,曾嘗試引入天敵,一度請人帶了訓練過的老鷹來驅趕鴿子。
⠀
大家都是口耳相傳,問了幾個學弟妹,其實都沒有親眼看過。只知道曾有這樣合理、但似乎有點好笑的事。為什麼好笑呢?一時也說不太上來。是覺得那種「人為模仿自然食物鏈」的做法太可笑了,還是覺得「以為這樣比較不殘忍」的心態可笑呢?
⠀
總之,老鷹的驅趕計畫最後失敗了。
⠀
我想像那樣習於滑翔的巨大禽鳥,在學院寬敞、但對牠而言實在還是太過狹小的上空,勉力拍著翅膀,撲飛追趕鴿群而不可得的樣子,有些不忍。老鷹沒有久留,聽說還曾一頭誤撞上學院大面透明的玻璃窗。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我追問過幾個朋友細節,大家不置可否的說說笑笑,把話題帶過。那就是一個非常有趣、合乎我們期待的故事吧?是不是真的,很重要嗎?
⠀
老鷹受傷,終於走了。鴿群在交頭接耳的鼓譟中,重新佔據了文學院設計典雅的屋頂。
⠀
很難說這樣一定是不好的。老鷹回去休息,去更大的地方做自己擅長的事。鴿群在美麗的文學院,繼續溫暖、快樂、安全的生活。日子一樣過去,很難說這不是一種各安其所。
⠀
學校最後只好在各間教室、各個研究室的窗台外側拉上了鐵網,避免鴿群逗留,衍生衛生問題。鐵絲太細太利,鴿子的腳爪無法久握。所以,原本敞亮的窗戶,現在看出去都是緊緻的鐵窗風情了。我每天進研究室,隔著窗戶觀望曾經熟悉、但疏遠太久的校園,像一個學畫、學書法的人,在輔助的格線上確認線條與顏色理想、確實的位置。
⠀
也很難說這樣一定是不好的。原先詩情畫意的大塊風景,現在看上去,都有精確的座標了。
⠀
⠀
◆
⠀
鐵網的網目大概是眼鏡的大小,密密注視著天空盤旋的鴿子。鴿子再也不能隨隨便便停在窗台上了。
⠀
記得以前唸研究所時,上小說家老師的課,老師講到精采處,真心在乎處,偶爾會停下來深思,看著窗台上孤獨的鴿子出神,鴿子往往也偏著頭注視老師,久久不動。修課的我們也停下來,窗外的風景也停下來,時間也停下來。
⠀
好好停下來,沒有為什麼。那曾經是我最喜歡的時刻。
⠀
但照這樣看,從前的那種狀態是不會再回來了。所有的窗台拉上鐵網,整個文學院像是武裝起來的堡壘。泊車困難的鴿子群,只能停到更上層熟悉的屋頂了。
⠀
屋頂也很好,只是不知道下雨的時候怎麼辦呢?花蓮的冬天那麼容易下雨。又冷又漫長的冬天,曾經帶給習慣南台灣陽光的我極大的絕望。躲進外套裡,房間裡,棉被裡,書本裡,濕氣如影隨形,讓人覺得無處可去。人都這樣了,何況是只能停在屋頂的鴿子呢?
⠀
窗台不能停,停地上總可以,例如,或許能躲進走廊裡避雨吧?我確實這樣想過,但很快就知道為什麼不可行───一天晚上,我走文學院的長廊去研究室,昏暗的燈光裡,不小心驚動了一隻雨天躲進走廊的鴿子,牠驚慌地在走廊和樓梯間拍翅亂飛,撲上頂燈、玻璃窗,又摔下來,四處找尋亮處想逃,或至少努力想停留在半空中、爭取時間找尋出口。我靠牆站著,大氣也不敢喘,注視著那隻絕望、瘋狂的鴿子。不是怕牠,是怕牠怕我。
⠀
或許也是有點怕牠吧?或許我也有點怕我。那樣以為自己受困、恐懼、而近乎瘋狂的樣子,我並不是陌生的。
⠀
天亮以後的校園裡,鴿群又排排站滿了學院的屋頂。雨繼續下,或許還要下整個冬天。鴿群咕咕咕咕,停留在文學院的屋頂,我仰頭去看,無法分辨飛禽的表情。
⠀
⠀
◆
⠀
學校其實還變了很多。單是文學院內就有許多不同。建築還是一樣的建築,但時間過去,不可能沒有留下任何證據。
⠀
文學院中的大樹長高了。印象中以前唸研究所時,樹梢大概只到二三樓的交界。以前我們創作所設置在英美系上,所辦位置在文學院三樓的西側,一出門,就可以看見中庭對面的中文系。但現在樹紛紛長高,已經完全看不到了。以前的東華中文系後來也改制了,叫華文系,併校後我還來不及認識的花師的朋友們來了,繼承下中文系的名字。
⠀
三個系佔據了文學院長長的ㄇ字型走廊。這次回來學校,我繞著走過幾次,有些迷惘,慢吞吞沿走廊看過一個個布告欄,像一個失去國籍的水手沿著海岸找尋港口。鴿子在文學院裡咕咕叫著,很熟悉。可是現在,我誰都不認識了。
⠀
長高的大樹上,現在棲著擅長學舌的八哥,非常神奇,像精通多國語言那樣,能夠多聲道用不同音色彼此唱和,好像在溝通,但也難以確定,畢竟牠們飛也不飛,整天就那樣勉力叫著。會不會是單純想發出聲音而已啊?
⠀
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樹上幾乎沒有鴿子,沒有老鷹沒有燕子,就只有八哥。我有時研究室忙累了,出來趴在窗台看他們,整天鳴叫不休,站在枝頭迎風擺盪。他們似乎是以發出聲音這個行為本身為樂的。
⠀
很有趣,但好虛無。只是想想,牠們就是八哥啊,八哥做著八哥擅長的事,這有什麼不好嗎?
⠀
⠀
◆
⠀
只是,無論是從前唸研究所時,或者這次返校,印象裡,我從來沒有在文學院裡外遇見燕子。
⠀
學校後門外的小路上倒是四處都是燕子,個頭小小黑黑的,速度飛快,像是活的音符,樓房間低空穿梭,貼地飛行,突然拔高又急轉,彷彿轉音出色的爵士歌手似的。我有些佩服,燕子從來都飛得如此好看,從來沒有撞上人車樓房,最後總能輕輕巧巧落在細細的電線上。
⠀
分不出那是一種艱難高超的生存方式,或者單純炫技的遊戲。飛翔的燕子來來回回畫過空中,有時就這樣一整個下午,好忙碌,但乾乾淨淨什麼也沒有留下。
⠀
中午、或者傍晚買飯回租屋處,走在小徑上,總看見燕子就這樣來回在天空裡寫畫著無人知曉的符號,彷彿正興奮地連起空中隱藏的星星圖案,我常常興起羨慕的感覺──感覺那是什麼神祇正向我顯示某種充實、自由、又率性的生活方式,暗示我,勾勒另一種更理想的、更盡其在我的生命節奏。
⠀
但是除了羨慕,還能怎麼樣呢?人類無法飛行,這我已經知道很久了。
⠀
⠀
◆
⠀
燕子是夏候鳥,秋冬理應要往南飛走避寒,壽命約十年。這是我看見走廊上那隻死去的燕子後,回研究室上網查詢才知道的。(但那些在鄉間小路上亢奮飛翔的燕子,為什麼沒有離開呢?)
⠀
這次回來之前,我畢業離開東華,也已有十年之久。常常返校,找朋友,講座,更多是純粹旅遊,多半也挑在夏天。若無必要,真是沒有興致再經歷一次花蓮的冬天了。
⠀
但即使這樣,幾乎年年夏天回來的我,仍然對文學院裡的燕子毫無印象。
⠀
⠀
◆
⠀
隔日晚起,瞎忙一陣,入夜了才回到文學院。連假後的期末考前,走廊上師生皆臉色木然默默走路。
⠀
我上到四樓,刻意去看昨天燕子死去的地方。但整條走廊乾乾淨淨,淡淡反光,甚至連打掃的痕跡都幾乎看不見了。
⠀
死去的燕子消失了。我四下張望,一無所獲。鴿子在夜裡的文學院裡咕咕鳴叫著,有些委屈,像是摀著棉被偷哭的聲音,小小聲、低頻率的幼獸哀鳴一般,迴盪在夜裡的文學院。因為已經知道那是鴿子了,咕咕,咕咕,所以毫無恐怖的感覺,我靠著欄杆凝視一片漆黑的文學院中庭,只覺得好苦,好苦。
⠀
沒有在文學院看過真正活著飛翔的燕子,只看見死去的。還未想清楚那是怎樣的事,一天過去,死去的燕子也不見了。
⠀
我們從哪裡來,為什麼來到這個校園,自己大概總有一套說法,即使心裡其實並不一定那麼確定。不過想假裝條理分明、有意說得頭頭是道、引據證明自己收穫豐碩或所言不虛,並不是多困難的事情。
⠀
但燕子從哪裡來,為什麼來,怎麼生活,因著什麼死,我完全不知道。
⠀
⠀
◆
⠀
我記得研究所時學校後門還沒拓寬的、窄窄的志學街,季節到了常有盤旋飛翔、特技演出一般的燕子。但太常見了,那時的我似乎從來沒有把那當一回事。
⠀
那時的我唸著文學,忙碌著學過很多奇異、艱難、與我無關的敘事技術。現在回想,收穫是真的,但不是我以為的那種。
⠀
燕子也是真的。只是我那時不知道。現在的我真想專注看看那隻死去的燕子。真想好好寫牠。可是來不及了。
⠀
新的一年前夕,一隻燕子死在公行系教授的研究室門口。屍體不知道是被連假結束後的清掃工人清理走,還是被貓狗或其他鳥類叼走了?想起《快樂王子》的故事,寒冬裡分送雕像上的寶石給窮人、因而錯過南遷時機而凍死的小小燕子。我想那不是真的,但那成就了故事裡最快樂、也最憂愁的部分。
⠀
故事裡,燕子死前輕輕的親吻了雕像,那讓我想起學校後門的長長巷子裡,燕子特技飛行的最後,輕輕迴身、降落在黃昏天空中的電線上的樣子。
⠀
⠀
◆
⠀
懷著感傷的心情,在研究室待到深夜。關燈離開時,意外看見窗外的鐵網上,卡著一小片鳥類脫落的羽毛。
⠀
這是新的。在研究室的窗前來來回回幾個月,我從未看過這片羽毛。實際上我沒有在這面窗景裡看過任何靠近的飛鳥。現在深夜裡看不清楚,但單就毛色來看,似乎是鴿子留下的。當然,也可能是別種飛鳥的。
⠀
那樣無法久棲的位置,在我不知道的某個深夜時刻,曾經有飛鳥撲翅趨近,嘗試停留。停著停著,或許痛了,最終只能匆忙選擇飛走。
⠀
說起來真是奇怪的感覺。我們全力避免飛鳥靠近所設的鐵網,竟然反而為我們全力避免的飛鳥,留下了奮力飛翔的證據。
⠀
⠀
⠀
⠀
─── 飛翔的證據/林達陽
⠀
⠀
⠀
⠀
⠀
§ 聯合副刊2021.04.09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860的網紅跟著領隊玩,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新北秘境沙灘 今年夏天你下水了沒,那跟Sky抓住夏天的尾巴,到北海岸淡水的沙灘秘境,踩著浪花一朵朵,漫步天空之鏡的夕陽下! 全文閱讀:https://taiwantour.info/new-taipei-city-beach/ 淡水吃喝玩樂懶人包 https://wp.me/p6bUtH-bM ~...
「花蓮天空之鏡位置」的推薦目錄:
- 關於花蓮天空之鏡位置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花蓮天空之鏡位置 在 溫士凱 Danny We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花蓮天空之鏡位置 在 銀色快手(Silverquick)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花蓮天空之鏡位置 在 跟著領隊玩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花蓮天空之鏡位置 在 花蓮天空之鏡沙灘車與特色活動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花蓮天空之鏡位置 在 [問題] 花蓮天空之鏡位置 - Mo PTT 鄉公所 的評價
- 關於花蓮天空之鏡位置 在 [問題] 花蓮天空之鏡位置- 看板Hualien | PTT台灣在地區 的評價
- 關於花蓮天空之鏡位置 在 [問題] 花蓮天空之鏡位置- Hualien - PTT生活政治八卦 的評價
- 關於花蓮天空之鏡位置 在 天空之鏡怎麼去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和網紅們這樣回答 的評價
- 關於花蓮天空之鏡位置 在 [問題] 花蓮天空之鏡位置- Hualien - PTT情感投資事業版 的評價
- 關於花蓮天空之鏡位置 在 [問題] 花蓮天空之鏡位置| Hualien 看板| MyPTT 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花蓮天空之鏡位置 在 [問題] 花蓮天空之鏡位置 - PTT Web 的評價
- 關於花蓮天空之鏡位置 在 [問題] 花蓮天空之鏡位置 - PTT台灣在地生活 的評價
- 關於花蓮天空之鏡位置 在 [問題] 花蓮天空之鏡位置- 看板Hualien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花蓮天空之鏡位置 在 [問題] 花蓮天空之鏡位置 - PTT 問答 的評價
- 關於花蓮天空之鏡位置 在 花蓮2天1夜網美行程 - 旅遊板 | Dcard 的評價
花蓮天空之鏡位置 在 溫士凱 Danny We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喜歡,#是一種不用解釋的心領意會的自然動作。
進入飯店等待 Check in 時,坐在大廳後面的沙發區,看著紗簾外的中庭,還有不刺眼的藍天和一叢叢帶有一抹微綠生氣勃勃的山林,不熱,還帶些日本京都那樣的禪味,剛剛搭乘台鐵普悠瑪那搖晃的浮動之心,就緩緩地淡退而去,臉上的線條就變柔軟了。
休息室的下午茶點,那一杯名為「峽谷柔情」的飲品(含酒精),馬上入了我的眼。在燈光下湛藍、酒紅和黃橙色,巧妙的不混色,各自精彩且包融般和諧,再搭上氣泡和覆盆子莓果飄浮其中,如其名,把太魯閣的峽谷景致通通放入一小玻璃杯中,讓人看得驚喜,拿在手上對著大玻璃窗外的峽谷,轉啊轉的,嘴角不停的上揚著。
當主廚師傅出現時,馬上前去討教,這手拿的、嘴裡的、眼前的下午茶點們,是如何巧思創意來源,就想把它學一手回去啊!
而走到樓下層,意外的發現這裡原來是一層好大的 #複合式休憩遊戲空間,就看見角落的互動螢幕遊戲區,四位少年郎跟著螢幕上的舞者扭腰擺臀,又時而揮揮手、繃繃跳跳,只要有人跟不上,一個錯亂了拍子,七手八腳的,就聽見一陣哈哈哈的響亮笑聲。我看著他們,口中就默默地説出~青春啊~自己也跟著笑了笑。
當工作人員推開 #室內泳池 的那扇門,映入眼簾的畫面,無人的泳池空間,沒有水紋的泳池,倒影著這空間裡的一切,就像是鏡面般,帶著時尚雜誌最愛的靜謐夢幻元素,我們幾個人異口同聲哇了一聲!隨後如反射動作般,匆匆放下肩上的背包,各自挑自己喜愛的角度、位置,如同發覺到寶物般,相機、手機的咔嚓、咔嚓聲不斷,好不開心。
那一天入住,覺得時間過的非常快似的。#露天泳池 才玩得正盡興,遠方的山嵐就飄了下來,那天空的藍,也抹上了一層淡淡的幕色;而晚餐上也才將主廚用藍色火焰施展了魔法的牛排和龍蝦下肚,這夜,就已經來跟我們道晚安了。
我帶著剛剛談笑風生的餘韻回房,這夜床的服務親切地讓我有家的安適感。只是,看見桌上多了一套茶碗組、一只保溫瓶和一張卡片,倒是讓我有些好奇?
卡片上的「#晚安」兩個字,是飯店制式的貼心,很是暖心,卻也不意外。只是這保溫瓶一開啟,飄出的熟悉氣息卻讓人訝異!然後用湯匙舀出,一顆酒紅的 #紅棗、軟軟的 #白木耳、#桂圓 和琥珀色湯汁,我不自主的發出「啊!」了一聲,這碗藥膳睡前甜品,真的又再度收服了我的心啊!
#浴室好大還有雙洗手台及免費面膜
#房間內小冰箱的飲品有啤酒可樂雪碧果汁牛奶運動飲料等通通免費
#飯店還備有多款枕頭選擇服務
#有些地方之所以不可取代也是有原因的
#台灣用心經營在地文化和服務品質的飯店還是有的 #請多多給他們掌聲和行動支持
Silks Place Taroko 太魯閣晶英酒店 #懂你 #寵你 #就是要你把心留下來 #愛上花蓮太魯閣啦
#溫士凱玩樂台灣
花蓮天空之鏡位置 在 銀色快手(Silverquick)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讀一蘭的詩,對我來說是個奇妙的體驗。
此時此刻,正是新型冠狀病毒肆虐的季節,每個人都需要精神上的慰藉,努力尋找沙漠中的綠洲,等待機會渺茫的救贖。不管你在哪一個年齡層。不管你經歷過多少事,必然在行至人生的中途,會遇到一些困境或瓶頸,詩就是苦悶心靈的解藥。
有時候我們需要的東西非常簡單,就像長在野地裡的花草,那些奔跑的動物,牠們有著強烈的求生意志,不論環境多麼嚴酷,總是有辦法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式存活下去,像澳洲不停燃燒的野火,可愛的袋熊還是幸運地活下來。
詩就像詩人專屬的祕密花園,當你翻開這樣的一本詩集,準備好進入介於真實與幻想的意象世界,其實你也同時見證了某個人,她豐富多彩的思維宇宙。旅行到不同的地方,不管是澳大利亞還是花蓮的東海岸,或是淡水的紅樹林,甚至日常生活裡不經意的小角落,你隨時拾起靈感連結到你的生命經驗。
詩集裡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系列澳大利亞的風物詩,我彷彿回到那個蠻荒而有生命力的壯遊旅程,雖然冒險者未必能安全地抵達終點,但過程卻是如此激昂澎湃,可以想見令人歎為觀止的壯闊美景。你有很多感動來不及記下來,詩是最直接的感官述說,而這些生態與地貌的描寫,一幕幕不斷抓著你的眼球往下讀,讓我們親炙詩人捕捉的感動瞬間,如同被雷擊中一般震撼而戰慄。
倒讓我想起了另外一個哲學家尚·布希亞,當他第一次踏上美國,這個充滿原始地景,又出現現代化高樓大廈的城市,如此的衝突和對比之下,展開了他的公路之旅,有一些場景的描述和一蘭的詩句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這樣子一個勤於思辨的哲學家,他所看見的是一個比真實還真實的世界。這種超真實的書寫體驗與詩人的微觀世界、內在心靈的宏觀宇宙,或許可以互相參照。
眼前的風景不光只是風景而已,更包含了多層次的情感和複眼思考在裡面,我感覺詩人是有理科背景,她筆下的字句無不呈現對萬事萬物的終極關懷,你不由得想要知道那些新奇的物種,嗅聞花卉的香氣,親吻大地的芬芳,詩人會趁你不注意時候又把人拉進她的情感事件和線索,像拍擊的海浪,周而復始的循環,在旅行中特別想念起思慕的人,好像總是無法甩脫情感的糾纏。
想起另一位同樣具有理科背景的女詩人,她的名字是林泠。我的學生時代,讀到她的詩覺得新奇而驚豔,同樣的一蘭的作品,也呈現了人文美學的高度與廣泛的知識視野,從風景過渡到內心世界,有著超越物種的感知聯繫,乃至於一些你在探索頻道或是國家地理雜誌才會找到的生動描寫,卻以動聽的方式譜寫出色彩紛呈的生態光譜。
與詩距離很近的時候,詩人從日常生活找出樣本,放入顯微鏡下的蓋玻片,仔細去檢視。那些關乎愛情的蛛絲馬跡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放大來看,人生不就是一場又一場遠方的冒險旅程,等待我們去完成些什麼,想要脫開束縛的時候,不就是為了尋找旅行的意義嗎?
無論在病中,還是在命懸一線的關係裡,詩人將她所經歷所遭遇的一切,不忍回顧的片段重新剪輯,你會發現時間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那些傷痕累累最後殘存的秘密結晶,更多的是我們得以體會在生命之中,他人給我們的愛,以及我們給予他人的愛。
即便分離,也是深深的惦記著,像船過的水紋,像腦海中不斷播放的公路電影,仔細的沿著作者的詩句讀下去,會發現這條路越走越長,越車越遠,終於抵達不可知的遠方。
像是<花東的六連拍>,有太多豐饒的意象如風吹的稻禾,而我們像是駐足在一個無名的小站,它不僅僅只是一個暫時休憩的場所,也是尋找自由的呼吸之地,它更像是一種對島嶼的想像,以及確認自己所在位置的訊息指引,再多苦難都不會阻擋我們的自由意志。
會失去的終會消逝,詩人以她的智慧之眼,觀照著這個大千世界,何其美好,又何其不幸,所有的悲傷和狂喜,經常複雜的交織在一起。儘管在現實中遇到難以逆料的險阻,只要願意去品嘗一點點詩人用她的生命釀出來的蜜,你會發現更多時候我們是疏於照顧自己的。我們是疏於和別人建立關係的。閱讀這些詩句的當下好像又把自己拉回到某些記憶的轉折點、甜蜜點,我們不能只是在原地旅行,有時候要勇敢的飛出去,好好認真地看看這個世界的變與不變。
當你旅行的時候,我相信帶著這本詩集,讓它陪伴你度過那些難熬的轉機與等待,或許又會有一片天空願意敞開臂彎擁抱你的到來,請記得給自己一雙想像的翅膀,你會飛得更高更遠,視野無限開闊。
文 / 銀色快手(Silverquick)
2020.02.04 桃園 寫作的房間
原題:愛在瘟疫蔓延時
讀一蘭的詩集《站在原地的旅行》
花蓮天空之鏡位置 在 跟著領隊玩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新北秘境沙灘
今年夏天你下水了沒,那跟Sky抓住夏天的尾巴,到北海岸淡水的沙灘秘境,踩著浪花一朵朵,漫步天空之鏡的夕陽下!
全文閱讀:https://taiwantour.info/new-taipei-city-beach/
淡水吃喝玩樂懶人包 https://wp.me/p6bUtH-bM
~~~~~~~~~~~~~~~~~~
歡迎加入分享文章
跟著領隊Sky玩:https://t.me/sky415
基隆吃喝玩樂資訊: https://t.me/keelung1
三重蘆洲吃喝玩樂 https://t.me/sanchongdist
林口吃喝玩樂資訊:https://t.me/Linkoulife
大桃園吃喝玩樂:https://t.me/Taoyuan168
苗栗吃喝玩樂: https://t.me/Miaoli0
台中吃喝玩樂:https://t.me/taichung1
嘉義 吃喝玩樂:https://t.me/Chiayi0
台南吃喝玩樂:https://t.me/tainancity
花蓮吃喝玩樂資訊:https://t.me/Hualiengo
全台親子共融式特色公園:https://t.me/child_park

花蓮天空之鏡位置 在 [問題] 花蓮天空之鏡位置 - Mo PTT 鄉公所 的推薦與評價
[問題] 花蓮天空之鏡位置. 作者: ImFen(原文連結). 2年. 最近看到一個景點''天空之鏡''蠻漂亮的但是沙灘車業者連假期間已預約滿請問那是在崇德海灘嗎? 謝謝 ... ... <看更多>
花蓮天空之鏡位置 在 [問題] 花蓮天空之鏡位置- 看板Hualien | PTT台灣在地區 的推薦與評價
最近看到一個景點''天空之鏡''蠻漂亮的但是沙灘車業者連假期間已預約滿請問那是在崇德海灘嗎? 謝謝--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 <看更多>
花蓮天空之鏡位置 在 花蓮天空之鏡沙灘車與特色活動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1️⃣飆風沙灘車含天空之鏡及獨家海上天梯拍攝享受花蓮海岸特殊地形,體驗飆沙衝水快感,並拍攝天空之鏡特效攝影及海上天梯奇蹟美照。 費用:沙灘車|1200/車(可乘2人)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