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文觀點] 李家同先生:不會畫流程圖,就表示他沒有邏輯思考的能力,不可能會寫程式
原文出處: https://goo.gl/UxxUeM
----------(本文開始)----------
前不久拜讀李家同先生的「怪不得很多資訊相關科系的學生不會寫程式」,對於其中他觀察到的現象「某些資訊系畢業生不會寫程式」,肇因於「沒有邏輯思考能力」,最後得出「會畫流程圖才有邏輯能力,才會寫程式」,我一半同意,一半不同意。所以撰文抒發一下我個人的淺見。
根據我自己在電腦補習班教書 30 年的經驗(我從 1989 年開始在電腦補習班執教),我同意「要會寫程式 --> 需要有邏輯能力」這條推論。但「要有邏輯能力 --> 要會畫流程圖」這一條我就不太敢苟同了。
先定義一下「邏輯能力」。我認為的邏輯能力是,遇到一個問題,腦袋能把「先做哪一件事,再做哪一件事」這個順序安排得好。邏輯能力與數學無關。就我看來,我家附近最有邏輯能力的人,是巷口早餐店的掌廚阿姨。大家絡繹不絕的點餐,她還是有辦法指揮廚房內的三名助手:「小A,你先下兩杯冰咖啡...小B,準備好一份切邊土司,兩份漢堡麵包...小C,XX 桌去收一下,然後幫李大哥結帳...」一切有條不紊!這也是程式設計最重要的能力:「把解題步驟有條不紊地依序寫成程式碼」。我覺得她來學程式,一定是會學得很好!
養成「邏輯能力」的方法很多,「畫流程圖」只是其中一種方法。所以「能畫流程圖 --> 有邏輯能力」這條我贊成。但李先生說的「要有邏輯能力 --> 必須要會畫流程圖」這條反過來的推論,我就不贊成了!「能畫流程圖 --> 有邏輯能力」這條,並非「反之亦然」的條件。「有邏輯能力」對應出去的,是個「一對多」的關係。能畫流程圖的人,邏輯能力一定不差,但邏輯能力好的人,不一定會畫流程圖。否則巷口早餐店掌廚阿姨不會畫流程圖,不就成了最沒有邏輯能力的人?(不知道我這樣解釋,大家覺得我的邏輯能力還可以嗎? XD )
另一點我不太贊成讓程式初學者去靠「畫流程圖」學會程式邏輯的原因是,業界已經不太要求程式設計師繪製流程圖了。用流程圖來表示程式邏輯,已經是 1980 年代「結構化程式導向」工法那個時期的事情了。進入 1990 年代,程式已經全面改用「物件導向程式設計」工法,「流程圖」裡的那些方塊、菱形,沒有辦法表示出「物件」、「類別」...等這類概念。所以 1990 年代業界提出另一套符號,叫做「UML(Unified Model Language)」圖。用「Use Case」、「Class Diagram」、「Sequence Diagram」...等這幾套符號,全面取代以前的流程圖符號了。想簡單了解 UML 的朋友可以參考這篇文章: https://goo.gl/LTv4fS
時序進入 2000 年代,大家發現「寫程式前先畫流程圖 / UML 圖」這件事是不切實際的。因為 2000 年代的軟體生命週期更短!汰換率比以前更快!已經沒有時間讓程式師慢慢畫流程圖後,才開始寫程式。況且,辛苦畫好的流程圖,會因為修改程式碼但忘了順便修改流程圖,導致流程圖漸漸無法反應現時這套程式的邏輯,而成了廢物。另外,流程圖並非每位新進員工都會,新人訓練還要加上教會他流程圖的各種符號,以便看懂公司內各種文件,C/P 值太低了!所以 2000 年後,資訊業界就不太要求程式師用流程圖或 UML 圖,來表示程式邏輯了。
那現在資訊業界用什麼方法表示程式邏輯呢?最簡單的方法:用文字條列。把一小段的程式該做哪些事情,一條條列出來,簡單描述即可。把該做的事情用文字條列,人人都不用特別學習另一套符號,成本超低!也能表現出程式邏輯(其實流程圖要表示的,不就是程式邏輯嗎?用文字表示效果一樣)。甚至於還能把這些條列文字,用「註解」的方式,寫入原始碼中。這樣修改原始碼,就會順便修改註解,保持「邏輯」與「原始碼」同步。如果你想把程式邏輯從註解抽出來變成文件,用特殊軟體抽出註解、拋棄原始碼就行了。業界最出名的這類抽取註解變文件的工具,有 JavaDoc(這部影片有示範 JavaDoc 抽出來的註解可以變成多精美的文件: https://youtu.be/Ls-NHebXY20 )。正因為用的是最簡單的「文字」,才能輕易地把程式邏輯內嵌在原始碼中。如果是圖形,那就辦不到了。
如果你真的要用圖形表示程式邏輯,業界現在流行「直接把操作介面畫出來」。不用畫得很精緻,用一些方框代表「這裡是文字框、這裡是確定鈕」即可。這類手法,稱為「Wireframe」。這邊有一篇 Wireframe 的中文說明: https://goo.gl/KIrq0Y 。用 Wireframe,不僅好學(基本上沒有特定規則,看得懂就好),畫出來也可以分享給客戶,示範我們會怎麼幫他設計他想要的程式,而不用擔心客戶看不懂流程圖。更適合用來表達 1990 年代後期興起的「圖形使用者介面(GUI,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流程圖某種情況下,只適合表示 1980 年代那種「文字式介面」的需求了。
那為什麼現今資訊系畢業的學生,不會寫程式的比例變多了呢?事實上,是現在資訊系學生要學的東西變多了。所以分配到每一樣的「練習」變少,就變成「樣樣通、樣樣鬆」了。光學完理論,還來不及實作,就被逼著去學下一項。就像剛考上普通駕照,沒時間給他道路駕駛,然後逼著他又去考職業駕照、大客車駕照、連結車駕照,再來感嘆:「現在年輕人道路駕駛變差了」。我開始學程式設計的時間,應該只比李家同先生晚一點,大概都是 1980 年代前後。那時候,只要學會 C 語言,加上資料結構、演算法,人家就虎視眈眈地問你什麼時候畢業、能去他們公司工作了。沒有 GUI、沒有網頁程式設計、沒有手機程式設計、沒有大數據...通.通.都.沒.有!所以,不太會寫程式的原因,是「練習不夠」,而「邏輯能力」就是靠大量實作練出來的。因此,真正的因果關係,我認為是「學習項目太多 --> 實作練習不足 --> 邏輯能力無法提昇 --> 寫程式時腦袋一片空白 --> 被人家說不會寫程式」。真正解藥是:「專注一項,多多實作練習」。你至少要把一種語言練到精通,養出基本的程式撰寫邏輯後,再去跳其他語言。這樣就不會「樣樣通、樣樣鬆」了(我個人的基本功底,是 C 與 Java。兩種語言我都練到真的很強!學新語言,我都會去找對照關係:這個語法對應到 C/Java 的哪一種,來加速學習)。
最後讓我重述一下我的觀點:我不反對用繪製流程圖來訓練邏輯能力,但說訓練邏輯能力,一定要會流程圖,這件事情我不贊同。天底下還有比流程圖更簡單、也能訓練邏輯能力的方法。千萬不要認為「流程圖」是訓練邏輯能力的唯一方法就行了。
啊!對了!麻煩不要拿著我這篇文章貼到李家同先生的網誌去戰人家。您可以兩篇文章都看,甚至選擇不同意我說的論點。李先生是我們這行的大前輩,我個人還是蠻尊敬他的。
同時也有1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吳老師教學部落格,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如何解決ECLIPSE開發JAVA無法顯示說明(Javadoc) 可以先參考: JAVA證照考題解答分享(Android證照的跳板) http://terry55wu.blogspot.tw/2014/01/javaandroid.html JAVA程式設計第2次上課(環境安裝與變數與Math類別...
「javadoc」的推薦目錄:
- 關於javadoc 在 紀老師程式教學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javadoc 在 紀老師程式教學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javadoc 在 โปรแกรมเมอร์ไทย Thai programmer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javadoc 在 吳老師教學部落格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javadoc 在 吳老師教學部落格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javadoc 在 吳老師教學部落格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javadoc 在 dnault/therapi-runtime-javadoc - GitHub 的評價
- 關於javadoc 在 Overview 的評價
- 關於javadoc 在 Writing Javadoc Comments in Eclipse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javadoc 在 Is it wrong not to create Javadoc for my code? - Software ... 的評價
- 關於javadoc 在 How can you escape the @ character in javadoc? - Stack ... 的評價
javadoc 在 紀老師程式教學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網文觀點] 李家同先生:不會畫流程圖,就表示他沒有邏輯思考的能力,不可能會寫程式
原文出處: https://goo.gl/UxxUeM
-\-\-\-\-\-\-\-\-\-\(本文開始)-\-\-\-\-\-\-\-\-\-\
前不久拜讀李家同先生的「怪不得很多資訊相關科系的學生不會寫程式」,對於其中他觀察到的現象「某些資訊系畢業生不會寫程式」,肇因於「沒有邏輯思考能力」,最後得出「會畫流程圖才有邏輯能力,才會寫程式」,我一半同意,一半不同意。所以撰文抒發一下我個人的淺見。
根據我自己在電腦補習班教書 30 年的經驗(我從 1989 年開始在電腦補習班執教),我同意「要會寫程式 -\-\> 需要有邏輯能力」這條推論。但「要有邏輯能力 -\-\> 要會畫流程圖」這一條我就不太敢苟同了。
先定義一下「邏輯能力」。我認為的邏輯能力是,遇到一個問題,腦袋能把「先做哪一件事,再做哪一件事」這個順序安排得好。邏輯能力與數學無關。就我看來,我家附近最有邏輯能力的人,是巷口早餐店的掌廚阿姨。大家絡繹不絕的點餐,她還是有辦法指揮廚房內的三名助手:「小A,你先下兩杯冰咖啡...小B,準備好一份切邊土司,兩份漢堡麵包...小C,XX 桌去收一下,然後幫李大哥結帳...」一切有條不紊!這也是程式設計最重要的能力:「把解題步驟有條不紊地依序寫成程式碼」。我覺得她來學程式,一定是會學得很好!
養成「邏輯能力」的方法很多,「畫流程圖」只是其中一種方法。所以「能畫流程圖 -\-\> 有邏輯能力」這條我贊成。但李先生說的「要有邏輯能力 -\-\> 必須要會畫流程圖」這條反過來的推論,我就不贊成了!「能畫流程圖 -\-\> 有邏輯能力」這條,並非「反之亦然」的條件。「有邏輯能力」對應出去的,是個「一對多」的關係。能畫流程圖的人,邏輯能力一定不差,但邏輯能力好的人,不一定會畫流程圖。否則巷口早餐店掌廚阿姨不會畫流程圖,不就成了最沒有邏輯能力的人?(不知道我這樣解釋,大家覺得我的邏輯能力還可以嗎? XD )
另一點我不太贊成讓程式初學者去靠「畫流程圖」學會程式邏輯的原因是,業界已經不太要求程式設計師繪製流程圖了。用流程圖來表示程式邏輯,已經是 1980 年代「結構化程式導向」工法那個時期的事情了。進入 1990 年代,程式已經全面改用「物件導向程式設計」工法,「流程圖」裡的那些方塊、菱形,沒有辦法表示出「物件」、「類別」...等這類概念。所以 1990 年代業界提出另一套符號,叫做「UML(Unified Model Language)」圖。用「Use Case」、「Class Diagram」、「Sequence Diagram」...等這幾套符號,全面取代以前的流程圖符號了。想簡單了解 UML 的朋友可以參考這篇文章: https://goo.gl/LTv4fS
時序進入 2000 年代,大家發現「寫程式前先畫流程圖 / UML 圖」這件事是不切實際的。因為 2000 年代的軟體生命週期更短!汰換率比以前更快!已經沒有時間讓程式師慢慢畫流程圖後,才開始寫程式。況且,辛苦畫好的流程圖,會因為修改程式碼但忘了順便修改流程圖,導致流程圖漸漸無法反應現時這套程式的邏輯,而成了廢物。另外,流程圖並非每位新進員工都會,新人訓練還要加上教會他流程圖的各種符號,以便看懂公司內各種文件,C/P 值太低了!所以 2000 年後,資訊業界就不太要求程式師用流程圖或 UML 圖,來表示程式邏輯了。
那現在資訊業界用什麼方法表示程式邏輯呢?最簡單的方法:用文字條列。把一小段的程式該做哪些事情,一條條列出來,簡單描述即可。把該做的事情用文字條列,人人都不用特別學習另一套符號,成本超低!也能表現出程式邏輯(其實流程圖要表示的,不就是程式邏輯嗎?用文字表示效果一樣)。甚至於還能把這些條列文字,用「註解」的方式,寫入原始碼中。這樣修改原始碼,就會順便修改註解,保持「邏輯」與「原始碼」同步。如果你想把程式邏輯從註解抽出來變成文件,用特殊軟體抽出註解、拋棄原始碼就行了。業界最出名的這類抽取註解變文件的工具,有 JavaDoc(這部影片有示範 JavaDoc 抽出來的註解可以變成多精美的文件: https://youtu.be/Ls-NHebXY20 )。正因為用的是最簡單的「文字」,才能輕易地把程式邏輯內嵌在原始碼中。如果是圖形,那就辦不到了。
如果你真的要用圖形表示程式邏輯,業界現在流行「直接把操作介面畫出來」。不用畫得很精緻,用一些方框代表「這裡是文字框、這裡是確定鈕」即可。這類手法,稱為「Wireframe」。這邊有一篇 Wireframe 的中文說明: https://goo.gl/KIrq0Y 。用 Wireframe,不僅好學(基本上沒有特定規則,看得懂就好),畫出來也可以分享給客戶,示範我們會怎麼幫他設計他想要的程式,而不用擔心客戶看不懂流程圖。更適合用來表達 1990 年代後期興起的「圖形使用者介面(GUI,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流程圖某種情況下,只適合表示 1980 年代那種「文字式介面」的需求了。
那為什麼現今資訊系畢業的學生,不會寫程式的比例變多了呢?事實上,是現在資訊系學生要學的東西變多了。所以分配到每一樣的「練習」變少,就變成「樣樣通、樣樣鬆」了。光學完理論,還來不及實作,就被逼著去學下一項。就像剛考上普通駕照,沒時間給他道路駕駛,然後逼著他又去考職業駕照、大客車駕照、連結車駕照,再來感嘆:「現在年輕人道路駕駛變差了」。我開始學程式設計的時間,應該只比李家同先生晚一點,大概都是 1980 年代前後。那時候,只要學會 C 語言,加上資料結構、演算法,人家就虎視眈眈地問你什麼時候畢業、能去他們公司工作了。沒有 GUI、沒有網頁程式設計、沒有手機程式設計、沒有大數據...通.通.都.沒.有!所以,不太會寫程式的原因,是「練習不夠」,而「邏輯能力」就是靠大量實作練出來的。因此,真正的因果關係,我認為是「學習項目太多 -\-\> 實作練習不足 -\-\> 邏輯能力無法提昇 -\-\> 寫程式時腦袋一片空白 -\-\> 被人家說不會寫程式」。真正解藥是:「專注一項,多多實作練習」。你至少要把一種語言練到精通,養出基本的程式撰寫邏輯後,再去跳其他語言。這樣就不會「樣樣通、樣樣鬆」了(我個人的基本功底,是 C 與 Java。兩種語言我都練到真的很強!學新語言,我都會去找對照關係:這個語法對應到 C/Java 的哪一種,來加速學習)。
最後讓我重述一下我的觀點:我不反對用繪製流程圖來訓練邏輯能力,但說訓練邏輯能力,一定要會流程圖,這件事情我不贊同。天底下還有比流程圖更簡單、也能訓練邏輯能力的方法。千萬不要認為「流程圖」是訓練邏輯能力的唯一方法就行了。
啊!對了!麻煩不要拿著我這篇文章貼到李家同先生的網誌去戰人家。您可以兩篇文章都看,甚至選擇不同意我說的論點。李先生是我們這行的大前輩,我個人還是蠻尊敬他的。
javadoc 在 โปรแกรมเมอร์ไทย Thai programmer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ใน JavaDoc ก็มีเขียนไว้ ถ้าไม่อ่าน อาจมองข้ามความปลอดภัย
credit http://www.somkiat.cc/
สรุปจากบทความ
Integer a = xxx; // Integer a = Integer.valueOf(xxx);
Integer b = xxx; // Integer b = Integer.valueOf(xxx);
a == b;
เวลานำอ็อบเจ็กต์จากคลาส Integer ไปเปรียบเที่ยบด้วยเครื่องหมาย ==
เบื้องหลังจะทำ auto boxing โดยการเรียกเมธอด Integer.valueOf(xxx) ให้อัตโนมัติ
ถ้าตัวเลขอยู่ในช่วง -128 กับ 127 เจ้าเมธอด Integer.valueOf(xxx) ก็จะรีเทิร์นค่าที่เก็บอยู่ใน catch ออกมาแทน ซึ่งส่งผลทำให้เมื่อใช้ == เปรียบเทียบ มันจะได้ค่าเท่ากัน (true)
แต่ถ้าอยู่นอกช่วงดังกล่าว มันจะรีเทิร์นค่าเป็น new Integer(xxx) ซึ่งส่งผลเวลาเปรียบเทียบกันด้วย == จะใช้ค่า reference แทน (ทำให้เปรียบเทียบแล้วได้ false)
ดังนั้นการเปรียบเทียบด้วย == กับอ็อบเจ็กต์ Integer (เฉพาะกรณีนี้เท่านั้น) จะนำ value มาเปรียบเทียบ เมื่อเลขอยู่เฉพาะในช่วงระหว่าง -128 กับ 127 เท่านั้น ถ้าไม่อยู่ในช่วงนี้ก็จะเปรียบเทียบด้วยค่า reference
แต่ถ้าเขียน
a = new Integer(xxx);
b = new Integer(xxx);
อย่างนี้้ก็จะ a != b; // true ทุกกรณี
javadoc 在 吳老師教學部落格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如何解決ECLIPSE開發JAVA無法顯示說明(Javadoc)
可以先參考:
JAVA證照考題解答分享(Android證照的跳板)
http://terry55wu.blogspot.tw/2014/01/javaandroid.html
JAVA程式設計第2次上課(環境安裝與變數與Math類別)
http://terry55wu.blogspot.tw/2015/06/java-2.html
艾鍗JAVA物件導向程式設計2(流程控制)
http://terry55wu.blogspot.tw/2015/06/java2_21.html
從JAVA入門到智慧型手機設計第2次上課
http://terry55wu.blogspot.tw/2015/06/java2.html
後天剛好應邀指導資訊系學生有關JAVA程式設計證照考試,
再設定開發JAVA的環境時,剛好遇到無法顯示說明(Javadoc)的問題,
如果無法顯示說明檔(Java SE API Documentation)實在非常不方便,
因為無論開發JAVA或是Android都需要參考每個類別的屬性或方法的使用方法,
自然非常需要API說明的參考,
只要給對的引數值與資料型態,自然能寫出沒有錯誤的程式,
這部分無論是JAVA或其他程式都相同,
也就是沒有人會去背說明檔,而通常是有需要的時候參考一下就好,
證照考試的時候也應該會有參考,
但要如何設定說明檔呢?另外剛好找到將說明檔改為中文化,
一併說明。
畫面說明
01_無法顯示Javadoc畫面
02_設定01
03_設定流程圖加入說明網站連結
04_正常顯示Javadoc中文說明畫面
04_正常顯示Javadoc畫面
05_改為中文化說明
相關JAVA教學:
發表時間
文章標題
2015-06-22
JAVA網路程式設計第1天上課分享(HTML 5與JavaScript)
2015-06-21
艾鍗JAVA物件導向程式設計2(流程控制)
2015-06-21
JAVA程式設計第2次上課(環境安裝與變數與Math類別)
2015-06-20
從JAVA入門到智慧型手機設計第2次上課
2015-06-20
從JAVA入門到智慧型手機設計第1次上課
2015-01-16
如何在JAVA顯示河洛之數結果
2015-01-16
如何在JAVA顯示系統時間並格式化
2015-01-16
JAVA物件導向設計第3堂課:JSP與APP跳板
2015-01-16
JAVA物件導向設計第2堂課:JSP與APP跳板
2015-01-16
JAVA物件導向第1堂課:JSP與APP跳板
2014-01-20
佛光資應系JAVA證照考題解答分享(Android證照的跳板)
2013-08-19
艾鍗JAVA物件導向程式設計課程上課影音分享(2)
2013-08-02
總統府旁JAVA網路程式設計第2天上課分享
2013-08-02
總統府旁JAVA網路程式設計第1天上課分享
2013-03-15
從JAVA入門到智慧型手機設計第2次上課
2013-03-11
從JAVA入門到智慧型手機設計(1)
2012-10-27
有七星潭海浪聲的JAVA入門與證照分享
2012-09-14
JAVA程式設計第7次上課
2012-08-29
JAVA程式設計第1次上課
2012-05-31
有七星潭海浪聲的JAVA入門與證照分享1
2012-04-08
JAVA證照考題解答分享,Android證照的跳板
2012-01-25
JAVA證照考題解答分享,Android證照的跳板
2011-10-04
JAVA程式設計總整理
2010-10-30
湜憶電腦 TQC JAVA進階級先修課程之二
2010-10-30
湜憶電腦 TQC JAVA進階級先修課程
2010-05-30
最近的生活很JAVA--分享GOOGLE服務在教學上的應用
2010-05-30
文化大學推廣部JAVA程式設計第 5 次上課
2010-05-30
文化大學推廣部JAVA程式設計第 4 次上課
2010-05-30
文化大學推廣部JAVA程式設計第 3 次上課
2010-05-30
文化大學推廣部JAVA程式設計第 2 次上課
2010-05-30
程式語言排行榜,C語言居冠,JAVA次之
2010-05-30
最近的生活很JAVA--分享GOOGLE服務在教學上的應用
2010-05-22
JAVA程式設計第2次上課(環境安裝與變數與Math類別)
2009-08-27
TQC JavaScipt 實用級線上影音
2009-08-24
TQC JavaScipt 線上影音教學課程 101自動瀏覽器
2009-03-12
Java、VisualBasic、Visual C++有什麼不一樣呢?
java下載,jdk,eclipse,java教學網站,java教學影片,java eclipse教學,eclipse 教學,java證照解答,AWT類別, 電腦證照

javadoc 在 吳老師教學部落格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文化大學推廣部JAVA程式設計第 5 次上課
這次上課主要:
1.分享最新的JAVA DOCS資訊與中文化版本,
並設定ECLIPSE直接讀取JAVA說明檔的設定方法。
2.利用實例綜合練習變數宣告、資料型別、運算子、
流程控制的IF...ELSE與各種迴圈方法的應用。
3.說明陣列與多維陣列的使用與實例。
4.講解TQC_JAVA的103題。
漸漸更深入JAVA語法的核心,有些同學似乎已經吃不消,
但有些同學可能以前學過,所以一下子就解出來了,
也很大方的分享出他的解法,
不過這樣有時反而讓一些沒學過JAVA的同學備感壓力。
因為老師以為大家都會了,所以就加速往前,害一些同學在後面趕的很辛苦,
腦筋已經被迴圈給轉的頭昏,還沒弄懂題目,又要接下一題,
所以真有點兩難,好在助教的提醒,有稍放慢一點進度,
若有程度較好的同學,請些自行預息後面的課程,
或是先準備TQC JAVA的學術科考題好了,再不然好心一點,
重當一下老師的分身,幫忙同學一下,感謝!
吳老師 99/05/29
以下是今天的課程:
01如何使用jdkdocs與下載繁體中文版
02如何設定eclipse的javadoc說明訊息
03如何判斷是否為質數
04談大智若愚部落格及docs的操作
05取得某整數的所有因數
06問題如何輸入並判斷是否為三角形
07解答如何輸入並判斷是否為三角形
08問題如何輸入並判斷是否為直角三角形
09問題如何產生猜拳遊戲
10解答如何產生猜拳遊戲&如何產生10個亂數並留下最大的
11利用陣列做排序
12利用陣列做排序並輸出到畫面
13利用arrays的搜尋方法查詢資料
14模擬擲骰子程式
15線性搜尋程式範例
15解說模擬擲骰子程式
16解說模擬擲骰子程式&複製陣列&原來位置
17TQC_JAVA_103題目解說
18將陣列反序排列
吳老師教學網:
http://3cc.cc/10g
部落格:
http://terry55wu.blogspot.com/
論壇:
http://groups.google.com.tw/group/itctcjava?hl=zh-TW
JAVA程式設計,吳清輝老師,文化大學,推廣部,職業訓練,IDE整合開發環境,線上教學,Eclipse

javadoc 在 吳老師教學部落格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文化大學推廣部JAVA程式設計第 5 次上課
這次上課主要:
1.分享最新的JAVA DOCS資訊與中文化版本,
並設定ECLIPSE直接讀取JAVA說明檔的設定方法。
2.利用實例綜合練習變數宣告、資料型別、運算子、
流程控制的IF...ELSE與各種迴圈方法的應用。
3.說明陣列與多維陣列的使用與實例。
4.講解TQC_JAVA的103題。
漸漸更深入JAVA語法的核心,有些同學似乎已經吃不消,
但有些同學可能以前學過,所以一下子就解出來了,
也很大方的分享出他的解法,
不過這樣有時反而讓一些沒學過JAVA的同學備感壓力。
因為老師以為大家都會了,所以就加速往前,害一些同學在後面趕的很辛苦,
腦筋已經被迴圈給轉的頭昏,還沒弄懂題目,又要接下一題,
所以真有點兩難,好在助教的提醒,有稍放慢一點進度,
若有程度較好的同學,請些自行預息後面的課程,
或是先準備TQC JAVA的學術科考題好了,再不然好心一點,
重當一下老師的分身,幫忙同學一下,感謝!
吳老師 99/05/29
以下是今天的課程:
01如何使用jdkdocs與下載繁體中文版
02如何設定eclipse的javadoc說明訊息
03如何判斷是否為質數
04談大智若愚部落格及docs的操作
05取得某整數的所有因數
06問題如何輸入並判斷是否為三角形
07解答如何輸入並判斷是否為三角形
08問題如何輸入並判斷是否為直角三角形
09問題如何產生猜拳遊戲
10解答如何產生猜拳遊戲&如何產生10個亂數並留下最大的
11利用陣列做排序
12利用陣列做排序並輸出到畫面
13利用arrays的搜尋方法查詢資料
14模擬擲骰子程式
15線性搜尋程式範例
15解說模擬擲骰子程式
16解說模擬擲骰子程式&複製陣列&原來位置
17TQC_JAVA_103題目解說
18將陣列反序排列
吳老師教學網:
http://3cc.cc/10g
部落格:
http://terry55wu.blogspot.com/
論壇:
http://groups.google.com.tw/group/itctcjava?hl=zh-TW
JAVA程式設計,吳清輝老師,文化大學,推廣部,職業訓練,IDE整合開發環境,線上教學,Eclipse

javadoc 在 Overview 的推薦與評價
Packages. Package, Description. processing.awt · processing.core · processing.data · processing.event · processing.javafx · processing.opengl ... ... <看更多>
javadoc 在 Writing Javadoc Comments in Eclipse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Covers the basics of writing javadoc-style comments, including some useful Eclipse features. ... <看更多>
javadoc 在 dnault/therapi-runtime-javadoc - GitHub 的推薦與評價
Read Javadoc comments at run time. The annotation processor copies Javadoc from your source code into class path resources. The runtime library reads the class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