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Search
新文化運動 ,是1915年開始的一場宣揚民主與科學的文化運動,包括白話運動(即文學革命)、反孔非儒思潮、整理國故、引進各種西方思想,比如德先生(民主)、赛先生( ...
#2. 余英時:試釋「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歷史作用 - 關鍵評論網
我們都知道,「五四」運動有狹義和廣義的兩種理解:狹義指1919年5月4日北京的學生運動;廣義則指一場新思想的運動,當時稱之為「新思潮」或「新文化」 ...
#3. 五四運動的先聲:新文化運動 - News Chinatown
它的倡導者們主張個性解放,反對封建倫理道德,對孔孟學說進行猛烈評擊,新文化運動的另一個重要內容是提倡白話文,反對文言文;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1919年1月,第一 ...
#4. “国权”与“人权”之纽结——“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辨正- 近现代
【摘要】常见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说法,将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混为一谈,造成思想认识的混乱。固然,广义的新文化运动历时八年,即从1915年《
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 ...
#6. 朱大可:被歷史混淆的「五四」和「新文化運動」 - 每日頭條
顯然,五四運動最初是捍衛國家主權的愛國行為,而後則在俄國革命和巴黎和會的雙重影響下,演變成了更加廣泛而洶湧的民族主義思潮。它遵循的是自衛、收縮、 ...
#7. 新文化運動 - Wikiwand
非政治化的新文化運動廣度擴大了,深度卻停滯了[15],許多政治思想則被引入[16]。 關於新文化運動與1919年的五四運動的關係有不同看法[17],一種意見認爲二 ...
他采纳孙文的看法,认为'五四'学生运动与当时的文学思想运动有密切关系”。针对上述观点,周策纵重申“'五四运动'一词的范畴应包括新文化运动”,“分开就两者 ...
#9. 全球史與五四新文化運動
因此,它十分強調. 世界諸文明之間的相互關係與互. 動勾連,尤其注重物質與文化因素. (譬如物種、商品、技術、思想觀. 念等)的全球傳播過程及其可能帶. 來的影響。某種 ...
#10. 謝毅:五四時期新文化運動的歷史評價
五四運動 是近現代中國歷史上劃時代的事件。它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與新民主主義革命分界的標志,是中國先進思想界方向轉換的關鍵。五四運動既是一場 ...
#11. 和聲? -重探《學衡》與新文化運動
化運動之關係,希望在五四新文化運動的百年後,能從思想史發展的脈絡裡,. 重新思索評估其本質及意涵。 關鍵詞:新文化運動陳獨秀胡適《學衡》 吳宓梅光迪陳寅恪.
#12. 【投書】五四對我們這一代人有什麼特殊意義? 談《學衡》與 ...
99年前的今天,發生了中國近代史上的大事──五四運動。說到五四運動,不能不談新文化運動。1915年,陳獨秀創辦了《青年》雜誌,隔年雜誌改名為《新 ...
#13. 耿云志: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与激进主义 - 爱思想
借此机会,我想谈一谈以前不曾谈过,或不曾详细谈过的一些想法。 一. 首先要交代一下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之间的关系。 常常有些人不加分析地 ...
#14. 重新省思五四運動在中國現代史上的意義與啟示。--《重估傳統 ...
黃克武的文章探討嚴復與五四新文化運動之關係。 ... 他們在五四新文化運動中與《新青年》作者群的論戰,因而在爭論之中深化了議題之內涵,也使新思想 ...
#15. 新文化運動的起因為何﹖其主要內容又為何﹖新文化運動對近代 ...
無論採取那一個說法,均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將新文化運動視為一場對政治、社會學術思想與文學藝術各方面影響重大的啟蒙運動。 2.特色: A.與五四運動關係 ...
#16. 另一場新文化運動
考,形塑了時代的思潮,在新文化運動風氣轉變過程中,有著不容忽視的影響。 關於梁啟超(或「研究系」)與五四學生運動的關係,尤其是揭示「研究.
#17. 中國近代文學--2五四"新文化運動和和文學革命
"五四"新文化運動和文學革命,是中國現代文學史的偉大的開端。 早在"五四"以前幾年,中國知識界中就出現了一個思想啟蒙運動。這個運動是在內憂外患交迫 ...
#18. 五四運動與道德轉型
摘 要:五四運動的道德革命促使了中. 國傳統道德的轉型。 ... 他說:「即如忠之一義,就君臣關係之狹義 ... 五四新文化運動過程中西方民主自由思想.
#19. 第二章「五四」女性v.s 現代性 - 政治大學
固然直接由巴黎和會引發,但這場反帝愛國運動,不能不說與新文化. 運動開創了開放的世界視野有關。五四運動是一次高揚「民主」與「科. 學」旗幟的思想啟蒙運動。
#20. 特輯:五四的失敗和我的兩次掙扎(劉再復) - 明報月刊
這實際上是一場思想革命,也可以稱作思想啟蒙運動,其具體內涵乃是以德先生和賽先生取代孔先生的巨大變動。五四新文化運動很了不起,旗幟鮮明而思想正確,它本身無疑是偉大 ...
#21. 電子書〉五四運動的歷史詮釋 - Udn讀書吧
本書圍繞新文化運動與傳統文化的關係、蔡元培、陳獨秀、胡適在新文化運動中的思想 ... 在傳統與現代性之間─以「五四」新文化運動與儒學關係為中心一、儒家、儒學、 ...
#22. 簡述「五四運動」
雖內涵不盡相同,但新文化運動與「五四事件」確實存在千絲萬縷之關係 ... 新文化運動對五四運動可能起了啟發作用,因為五四運動不僅是以北京大學的學生為首,而且它的 ...
#23. 五四運動的歷史詮釋 - 博客來
本書圍繞新文化運動與傳統文化的關係、蔡元培、陳獨秀、胡適在新文化運動中的思想主張、《新青年》編輯演變、五四運動的歷史詮釋等問題作了深入、獨特的解釋,是五四運動史 ...
#24. 五四與新文化運動的歷史意義 - 《海峽評論》383期
此種新文化運動,在我國今日,誠思想界空前之大變動。 ... 五四運動的成為文化革新運動,不過是中國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一種表現形式。由於那個時期新的 ...
#25.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是两档事情
1920年3月,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蒋梦麟、蔡元培、胡适、李大钊(从左至右)的合影。 (文/高全喜). 我们要把“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两者作出重大的 ...
#26. 第十二章舊傳統與新文化
義的「五四運動」則指1910 年代中期開始的新文化運 ...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關係仍未改變。於是,改革 ... 革命與陳獨秀主張的「國民運動」相呼應,新文化運動中的.
#27. “新文化運動”的緣起 -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
近年的研究顯示,新文化運動興起於五四運動之後,國民黨人應是最早提出新文化運動 ... 新文化運動與五四運動前的《新青年》扯上關係,最後胡適也逐漸接受了這一指稱。
#28. 第一节:“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 Eliterature Club
“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伟大的开端。 早在“五四”以前几年,中国知识界中就出现了一个思想启蒙运动。这个运动是在内忧外患交迫和第一次世界 ...
#29. 五四運動與現代化思潮之探討 - Devil Red - 痞客邦
一般把前者稱為「五四」救亡運動,把後者稱為「五四」新文化運動。兩者間有著密切的關聯都具有要求民主要求科學反帝反封建性質。以下就社會、政治經濟、文化思想等方面 ...
#30. 「五四」世紀回首 - 遠望雜誌
回顧過去一世紀,從「五四」和「新文化運動」建構出來的「救亡」、「科學」、「民主」等話語,主導了政治和社會的走向。在國家面臨存亡危機的20世紀前半期,中國知識界對於 ...
#31. 從五四新文化運動看白話文和新式標點符號【文化者‧推介】
遠在百年前的1915年,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的主要倡導者陳獨秀創辦了《青年雜誌》,批判儒教和傳統道德思想。之後一系列有關科學研究雜誌、文學著作等 ...
#32. 從中國近現代史的自身脈絡重釋新文化運動的基本性質與主張
在展開論述之前,先要說明五四運動跟新文化運動的分別及彼此關係。新文. 化運動大體起於民國四年一批新知識份子所辦,以改革文化為目標的刊物。五四. 運動則是民國八年 ...
#33. 五四運動的歷史詮釋- 歐陽哲生 - 國家網路書店
書名:五四運動的歷史詮釋,語言:中文/繁體,ISBN:9789862218259,頁數:274,出版社:秀威 ... 在傳統與現代性之間─以「五四」新文化運動與儒學關係為中心
#34. 學衡派與五四時期的反新文化運動__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五四新文化運動 的思想特質,是一種激烈的反傳統主義,在新文化運動摧毀偶像,破壞傳統的思想狂潮之下,以儒家理論綱常為核心的傳統文化遭到前所未有的重大打擊, ...
#35. 五四運動新文化運動
國際間關係和民族思潮的變化[ 编辑] 五四運動は儒教に代表される旧道徳・旧文化の打破、人道主義、文学改革、後の簡体字の制定につながる文字改革など ...
#36. 思想看中國:五四運動害中國|評論|兩岸 - 東網
《新青年》從創刊之日起,一再發表文章,解釋國家、政府、個人三者的關係,歸結到一點,是要「堂堂正正以個人主義為前提」。 也就是說,新文化運動萌芽于嚴復的「以自由為 ...
#37. 新文化運動的意思、解釋、用法、例句- 國語辭典
一種學術界的革新運動。西元一九一九年五月四日前夕,陳獨秀在其主編的新青年刊載文章,提倡民主與科學,批判中國文化,甚至傳播馬克思主義思想;以胡適為代表的溫和派 ...
#38. 百年之後話「五四」:對幾個爭議問題的認識 - 方格子
但國家主義與自由主義和個人主五四, 新文化運動, 百年紀念, 科學民主, 愛國主義, 五四運動, ... 五四運動與愛黨愛政府沒有直接關係,只是間接關係。
#39. 五四新文化運動| 誠品線上
五四新文化運動 高舉民主、科學兩面大旗,是一場轟轟烈烈的反帝反封建運動。經過這場運動,中國人民的愛國精神、為真理和正義而戰的精神、不畏強暴和黑暗政治的精神都得到 ...
#40. 另一場新文化運動 梁啟超諸人的文化努力與五四思想界
周月峰,五四運動,新文化運動,梁啟超,研究系,張東蓀,May Fourth Movement,New Culture Movement,Liang Qichao,research clique,Z,元照出版,月旦知識庫,整合十大資料庫 ...
#41. 一場革命、各自表述,百年來五四精神對臺灣的影響 《五四 ...
這股政治風暴隨即波及文化與學術,「德先生」與「賽先生」旋風帶來一新的風氣,各種新思潮、新文化的衝擊迸出了激烈與燦爛的火花。 五四運動發生時,隔海 ...
#42. 【五四運動圖集】五四運動原因、影響懶人包民眾罷工
今年是五四運動102周年,這場於北京發起的運動對中國近代發展影響深遠。讓我們回顧這場在新文化運動背景下展開的愛國運動,了解其帶來的思想變革。
#43. 袁偉時:「五四」百年之際的銘記與反思- BBC News 中文
不過,20世紀30年代以來,認真研究過中日關係史的學者們持平之論,都認為 ... 很多人容易將新文化運動和五四混為一談,但事實上兩者性質和起止時段都 ...
#44. 顧長空 百年滄桑:談中華民國派與"藍綠紅"的「五四精神」。
在北洋政府密電發出前,獲悉上情的晚清維新運動要角梁啟超率先反對。消息曝光後,北平市民群情激憤,尤其是作為「新文化運動」(筆者按,該運動主張借鑒 ...
#45. 【書摘】陳思和:士的精神先鋒文化百年「五四」 - 端傳媒
伴隨著愛國學生的外交政治訴求的,還有新思想的傳播、新文學的創造、新語言的普及……這是中國現代史上很少發生的由文化運動帶出政治運動,進而導致中國革命 ...
#46. 五四运动
广义五四运动则是指自1915年日本胁迫中国接受《对华二十一条要求》到1926年北伐战争这段时间,中国知识界和青年学生在新文化運動反思及批判華夏传统文化,追隨「德 ...
#47. 五四運動是青年愛國的運動- 維基文庫 - Wikisource
吾黨欲收革命之成功,必有賴於思想之變化,兵法攻心,語曰革心,皆此之故;故此種新文化運動,實為最有價值之事。 ——錄自孫中山先生《致海外國民黨同志書》. 這封信是 ...
#48. #新文化運動 - Explore | Facebook
20世紀初葉,中學與西學的異同及其互相關係的問題,令一般知識人深感困惑。民國肇建,政體雖已具西方形式,實質的政治現象,混沌紊亂。留學美國,親身領受現代西方思想 ...
#49. 19. 「新文化運動」與「五四運動」為民國初年重要的文化與 ...
「新文化運動」與「五四運動」為民國初年重要的文化與愛國運動,對近代中國的發展影響亦至為深遠。關於兩個運動的比較,下列何者正確? (A)兩者皆得到新知識分子的支持
#50. 五四運動與文學革命——百年文化界首要大事| 楊興安 - 灼見名家
文學革命先於五四運動發生,雖然不能說催生五四,但其關係血肉相連,殆無疑問。1915年陳獨秀自日本回國,許多新觀念、西方新思潮、反傳統的思想都是 ...
#51. 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的關係 - 壹讀
辛亥革命五四運動辛亥革命和五四運動都是中國在二十世紀早期爆發的對中國歷史產生深遠影響的大事件,它們都是深刻影響了中國近代史的發展進程, ...
#52. 一百年前也有學運?那場提倡科學、民主的五四運動
這股從1910 年代開始醞釀的思潮,到1920 年代初達到高峰。新文化運動質疑中國傳統儒家權威、家庭價值和社會體制,訴求全面學習西方制度的改革。新文化知識分子呼籲大眾追隨 ...
#53. 罗志田︱重新认识五四新文化运动 - 澎湃新闻
我们历史教科书中的“五四运动”,多是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脉络中,偏于狭义的五四,强调“爱国运动”的一面(若说及新文化运动,则放在另一部分)。不过, ...
#54. 吳侃:五四到底是什麼| 馬克思主義| 大陸黨文化| 反封建| 大紀元
這個解釋就是胡扯八道,外爭國權這個口號跟反帝沒有必然關係,內懲國賊也不是反封建,當時 ... 有人說「五四」,新文化運動高舉民主和科學兩面大旗。
#55. 五四運動100周年:中國大陸民主發展的反思圓桌論壇 - Accupass
西方思想在晚清大量傳入中國並影響年輕一代,新文化運動提倡民主和科學,這兩種理念奠定了五四運動的基礎,也翻滾華人社會的傳統封建思想。五四運動100週年, ...
#56. 五四运动 - 快懂百科
思想文化对外关系社会经济教育变革文学艺术政治变革女性影响12五四文学13评价14申报记录 ... 最终激起青年学生的“五四运动”,是我国民主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里程碑。
#57. 翻译精神与五四运动——试论翻译之于五四运动的意义 - 腾讯网
本文聚焦翻译与五四运动的关系,从语言、文学、文化、思想层面展开 ... 白话文运动、新文学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之间有着深刻的互动性和内在的一致性。
#58. 五四與新文化運動| Asian History Quiz - Quizizz
Q. 民國初年,青年學生希望對中國當前的困境有所改革,而有五四運動的發生。請問:五四運動和下列哪項改革運動的關係最密切? answer choices. 自強運動. 庚子後新政.
#59. 重新思考《新青年》與五四新文化運動: 對王琛學者書評的回應
動、以及民初政治、社會思潮、編輯作者之間的複雜關係,王文提出數點. 不同意見。本書僅發行中文繁體字版,能於五四新文化運動浩如翰海的相.
#60. 另一場新文化運動-梁啟超諸人的文化努力與五四思想界
五四運動 ; 新文化運動 ; 梁啟超 ; 研究系 ; 張東蓀 ; May Fourth Movement ; New Culture Movement ; Liang Qichao ; research clique ; Zhang Dongsun.
#61. 五四意識在台灣| 民國論叢| 民國歷史文化學社
五四意識在台灣, 民國論叢, 民國歷史文化學社,百年前在北京爆發的五四運動, ... 評估第二節台灣新文學運動與五四文學革命的關係第三節台灣新文化中的啟蒙意識與五四的 ...
#62. 新文化運動以「民主」與「科學」為兩大旗幟
「五四」新文化運動和文學革命,是中國現代文學史的偉大的開端。 ... 的勝利》兩文,正確地分析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性質及其與無產階級革命運動的關係,熱烈歌頌十月 ...
#63. 五四百年》五四運動、皇姑屯事件、田中奏摺,都是蘇聯人的 ...
新文化運動 其實與五四是無關的,不管後來有人怎麼說,胡適怎麼說,其實是無關的。 ... 另外,民主跟科學與五四也沒有什麼關係。
#64. 北京大学与五四运动 - 中国军网
以北京大学为中心的新文化运动,是五四运动的先导,这一思想运动的兴起以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 ... 蔡元培说,“那没有关系,把杂志带到学校来办好了。
#65. 五四運動百年》中國沒民主台灣卻在破壞民主 - 信傳媒
白話文新文學發生在1919年5月4日的五四運動,到今天剛好滿一百年。 ... 遊行,乃抗議巴黎和會將山東權益交給日本,二是涵蓋前後數年的新文化運動。
#66. 【觀察】五四運動百周年中共爭奪歷史話語權 - 香港01
事緣五四運動源自「新文化運動」,而新文化運動高舉「德先生」和「賽先生」 ... 局集體學習會更點名提到:「要闡明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青年運動的關係, ...
#67. 五四運動史(上) - momo購物網- 雙11優惠推薦- 2022年11月
《五四運動史》對中國社會、政治、思想、文化、文學和歷史提出系統的觀察和論斷 ... 對傳統重新估價以創造一種新文化,而這種工作須從思想知識上改革 ...
#68. 見證者說
五四運動 中,親筆起草了唯一的印刷傳單《北京學界全體宣言》,提出了「外爭國 ... 不知這次運動裏有三種真精神,可以關係中國民族的存亡。 ... 新文化運動.
#69. 思想史6:五四新文化運動 - 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五四運動 97週年,《思想史6:五四新文化運動》規畫「五四新文化運動」專號,收入5篇論著,1篇研究討論,以及1篇書評。這5篇論著涵蓋了促成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上層…
#70. 五四運動的歷史詮釋by 歐陽哲生 - OverDrive
本書作者多年來從事五四運動史研究,力圖撥開意識形態的迷霧,以原始材料為依據 ... 本書圍繞新文化運動與傳統文化的關係、蔡元培、陳獨秀、胡適在新文化運動中的思想 ...
#71. 為什麼五四運動在今日中國仍然重要? - 紐約時報中文網
1919年,評論人士就將這場抗議活動與新文化運動聯繫起來。新文化運動是他們給在中國的學界、新聞界和文學圈傳播的各種思想所起的名字,其中包括無政府主義 ...
#72. 桑兵:“新文化运动”的缘起- 近代 - 搜狐
③通行的看法是,新文化運動興起於1915年《青年》雜誌創刊,五四運動前後 ... 將其視為發端者,而且將新文化運動與五四運動前的《新青年》扯上關係, ...
#73. 評《五四運動論著目錄初稿》
年前夕,搶先一個多月,出版《五四運動論著目. 錄初稿》(以下簡稱《五 ... 目看不出與「五四」研. 究有什麼關係;4. ... 《學衡派與五四時期的反新文化運動》:兼論社.
#74. 【綠黨專欄】如果中國「54運動」沒直接影響台灣 - 報橘
「五四運動」與台灣有什麼樣的關係? ... 無政府主義)跟「英德耐雄納爾」(Internationale,國際主義),都是新文化運動中使用的新穎詞彙。五四運動 ...
#75. 五四健將羅家倫——回顧反省五四運動(十三) - 兩岸史話- 言論
日後羅家倫回憶五四運動,對於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就更加明確,對五四作為一個政治運動同新文化運動之間的關係更為強調:「至於五四運動的影響, ...
#76. “五四”语境中的基督教新文化运动
内容提示:基督教新文化运动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在宗教领域的反映,部分基督徒知识分子在“五四”时期人道主义、理性主义、民族主义等思潮的影响下,对 ...
#77. 五四新文化时期两性伦理观念的嬗变
尤其是,民国初年的1915 年,. 发生了除旧布新的新文化运动,开始了近代社会、思想、伦理、观念等最广泛深刻的一场变. 革,对历史进程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妇女解放运动 ...
#78. 新文化运动 - 知乎
新文化运动 是由胡适、陈独秀、鲁迅、钱玄同、李大钊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当时称为新式 ... 鲁迅和李大钊关系怎样? ... 中国当代青年和五四运动时期的青年有何异同?
#79. 《動與醒︰五四新文化運動》展示八十一組文物重現百年文化激情
一九一五年展開的新文化運動,掀起了中國青年學生的思想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列強把戰敗國德國在山東的權益轉交日本,引發中國青年學生和知識 ...
#80. 晚明思潮與五四新文學運動 - 國科會
楊教授認為,正因這種文學. 社會學、特別是馬克斯主義學派觀點介入文學史的解釋,更能清楚看見近代中. 國在精神狀態上,與傳統文化的連結,在觸及「文學革命」與「革命文學 ...
#81. 五四運動是蘇聯陰謀嗎?“五四”百年紀念初探 - 美國之音粵語網
1919年5月4日,在五四運動中,北京大學學生示威抗議。 ... 《香港會議場刊》對五四的說法是一場“新文化運動”,“知識階層的思想啟蒙與碰撞”,“五四運動 ...
#82. 香港政府新聞網- 回顧五四運動認識國家發展
運動過後,「社會改造」成為解決中國當前問題的新口號,新思想奔騰潮湧。新文化運動對五四運動起了促進作用,而五四運動又反過來把新文化運動推向新 ...
#83. 故事》共產黨如何收編五四運動的「自由民主」思想?毛澤東的 ...
消息傳回中國,引發學生怒火,主動發起罷課運動。五四運動不僅演變成工人罷工、商人罷市的集體「三罷」運動,放在近代史的脈絡中,更是近代中國新文化 ...
#84. 日據時期台灣新文化運動中反傳統思想與五四運動之關係
日據時期台灣新文化運動中反傳統思想與五四運動之關係. 日據時期台灣新文化運動中反傳統思想與五四運動之關係. Date. 1999-06-01. Authors. 蔡淵洯. Journal Title ...
#85. 兩個五四運動都不如這個運動值得紀念(組圖) -毛澤東- 蔣中正
中共根據毛語錄堅稱五四運動以前的新文化運動是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的新文化運動,五 ... 曹汝霖後來還利用與日本人的關係,辦過不少對國人有利的事情。
#86. 专题展览|新文化的曙光:五四时期北大学人群像
新文化运动 的酝酿与展开、五四运动的爆发与传播,无一不以北京大学为焦点, ... 中,我们可以看到北大两代师生合作、对话以及冲突、融通的复杂关系。
#87. 「第二次新文化運動」宣言—— 紀念「八九民運」三十周年
「五四」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次「新文化運動」產物。 ... 儒家是一種理性主義的人際關係思想,這就是孔子提倡的「仁愛」思想。
#88. 延續、轉折與革命:以文化運動為方法 - 兩岸犇報
汪暉提到,從胡適開始,有很多人把新文化運動和「五四」學生運動對立起來, ...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以及中國共產黨的起源和十月革命的緊密關係。
#89. 关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批孔的问题 - 中国孔子网
总之,批判地继承是马克思主义对待传统文化的总方针。具体到实践中,批判与继承并非刻板的半对半的关系,这一时期可能是批判上升为主要方面,那一 ...
#90. 歷經百年滄桑,五四思潮仍是後人典範
扭轉中國命運的「五四運動」今年恰逢百週年紀念,也應該是值得全球華人 ... 學生運動逐漸演變成思想啟蒙的新文化運動,其影響力延續到現在的華人圈。
#91. 五四运动百年祭- 求是网
在巴黎和会中,中国政府的外交失败,激起了中国民众的强烈不满,从而引发了五四运动。图为巴黎和会会场。 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供图. 北京新文化运动 ...
#92. 五四新文化运动:利器的革命 - 廖康文集
五四新文化运动 集西方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浪漫主义运动利器硕果之大成,它才真正堪称中华文明史无前例的文化革命。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 ...
#93. 工人階級何在?——五四運動中的工學聯盟 - 懷火Reignite
從認識論來說,五四運動已經習慣性地被劃分為二:新文化運動和愛國學生運動。八〇年代,李澤厚在提出啟蒙與救亡的線性歷史分析中,不無遺憾地認為由 ...
#94. 「五四」與台灣意識 - 新國際New International
其中,「推倒軍閥與軍閥所賴以生存之帝國主義」,正是對五四運動的具體回應。 ... 《新青年》遂成為新文化運動的大本營,陳獨秀的〈文學革命 ...
#95. 明顯可見五四以後的戲劇故事主要敘述對象轉為「民」
若從這發展脈絡說起,五四新文化運動是失敗的。 失敗之處不只在於運動只是甲午戰敗後 ... 而本文將嘗試整理,這一傳統與早期香港戲劇發展之間的關係。
#96. 作爲“集合事件”的五四運動——“五四”的概念化與歷史書寫- 雪花 ...
對於胡適來說,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應該分開來看,五四運動只是幫助新文化運動擴展到 ... 所以“五四”的紀念與20、30、40年代的政治關係極爲密切。
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關係 在 #新文化運動 - Explore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20世紀初葉,中學與西學的異同及其互相關係的問題,令一般知識人深感困惑。民國肇建,政體雖已具西方形式,實質的政治現象,混沌紊亂。留學美國,親身領受現代西方思想 ... ... <看更多>